单选题

失去荚膜的肺炎球菌恢复荚膜的方法是

A. 在巧克力培养基上连续传代
B. 在鸡蛋斜面培养基上连续传代
C. 在血清肉汤中连续传代
D. 小白鼠腹腔接种
E. 在血琼脂培养基上连续传代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14****9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162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14****9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162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从小鼠的一种有荚膜的致病性肺炎球菌中提取出的DNA,可使另一种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转变为有荚膜并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而蛋白质、RNA无此作用,由此,可以证明() 从小鼠的一种有荚膜的致病性肺炎球菌中提取出的DNA,可使另一种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转变为有荚膜并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而蛋白质、RNA无此作用,由此,可以证明 从小鼠的一种有荚膜的致病性肺炎球菌中提取出的DNA,可使另一种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转变为有荚膜并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而蛋白质、RNA无此作用,由此,可以证明 肺炎链球菌由无荚膜变为有荚膜可以通过() 肺炎链球菌由无荚膜变为有荚膜可以通过 肺炎链球菌由无荚膜变为有荚膜可以通过 肺炎链球菌荚膜的主要成分是 肺炎链球菌荚膜的主要成分是() 荚膜肿胀试验可作为肺炎链球菌快速检验、分型与诊断的方法() 肺炎链球菌摄取编码荚膜的基因片段, 可通过的方式为 有典型的荚膜结构球菌是 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肺炎球菌荚膜形成试验,分别将两株细菌接种于不同组动物腹腔(每组接种一株细菌)。12小时后杀死小鼠解剖,取腹腔做荚膜染色试验。结果有一组只有少量细菌,且未见荚膜,主要原因是 观察新生隐球菌荚膜常用的染色方法为革兰染色 活ⅡR型链球菌(不产荚膜)与灭活的ⅢS型链球菌(产荚膜)混合培养后,出现了可产生荚膜的活ⅢS型链球菌,这种基因转移方式称为 隐球菌的荚膜起着保护的作用。() 隐球菌的荚膜起着保护的作用() 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DNA与无英膜肺炎双球菌与混合培养,产生有莢膜菌的过程为() 治疗肺炎球菌肺炎哪项方法不正确 治疗肺炎球菌肺炎哪项方法不正确 肺炎链球菌有荚膜,不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致病力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