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小儿,7岁。体温升高在38~38.5℃,2天后发现双侧腮腺同时肿大,患儿自述张口疼痛,就诊后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

A. 以温盐水漱口
B. 给予酸性易消化软食
C. 嘱患儿暂时减少饮水量
D. 增加小幅度咀嚼动作
E. 用温热毛巾敷于肿痛处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93****4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03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93****4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03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男孩,6岁,发热4天,双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2天。体检:体温 38.5℃,神志清楚,双侧腮腺3cm×4cm,有压痛,咽红,腮腺管口有红肿,心、肺无异常,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该病不常见的并发症是 男孩,6岁。发热4天,双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2天。体检:体温38.5℃,神志清,双侧腮腺3cm×4cm,有压痛,咽红,腮腺管口有红肿,心肺无异常,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该病不常见的并发症是() 某7岁小儿,复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第9天出现体温升高(T38℃)并伴有头晕、恶心、全身不适,应考虑()。 某7岁小儿复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第九天出现体温升高(38℃)并伴有头晕、恶心、全身不适,应考虑 某7岁小儿复种麻疹减毒活疫苗1周后,体温升高(体温38.1℃),并伴有头晕、恶心、全身不适,属于( ) 小儿4岁,发热,体温38℃,并有结膜炎,1天后出疹,由面部开始,再1天后遍及全身。3天后皮疹消退,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4岁小儿,发热,体温38℃,有结膜炎,发热后1天出疹,由面部开始,1天后遍布全身,3天后皮疹消退,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3岁小儿,体温38℃,有结膜炎,发热后1天出疹,由面部开始,1天后遍布全身,3天后皮疹消退,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4岁小儿,发热,体温38℃,有结膜炎,发热后1天出疹,由面部开始,1天后遍布全身,3天后皮疹消退,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3岁小儿,体温38℃,有结膜炎,发热后1天出疹,由面部开始,1天后遍布全身,3天后皮疹消退,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儿科护理学(初级护师)]男孩,6岁。发热4天,双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2天。体检:体温38.5℃,神志清,双侧腮腺3cm×4cm,有压痛,咽红,腮腺管口有红肿,心肺无异常,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该病不常见的并发症是 腹部手术4天后,病人体温再次升高,伤口疼痛,首先要考虑( )。 5岁男孩,双耳垂下肿痛3天,伴发热,精神食欲欠佳。体检:体温38.4℃,神志清,双侧腮腺3cm×4cm,有压痛,咽红,腮腺管口有红肿。在外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如果患儿入院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高度提示患儿同时合并() 术后体温升高至38℃,1~2天后恢复正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腹部手术5天后,病人体温升高至39℃,伤口疼痛,首先要考虑 患者,男,34岁,受凉后出现干咳,伴体温升高,胸骨后不适。3天后咳嗽,咳黏白痰。对其护理正确的是()。 患者,男,34岁,受凉后出现干咳,伴体温升高,胸骨后不适。3天后咳嗽,咳黏白痰。对其护理正确的是 患者女,25岁。已婚,停经36天后出现阴道流血,持续7天,盆腔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基础体温测定呈单相型。应考虑的诊断是 女性,20岁。因甲亢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3天后出现声音嘶哑,可能的原因()。 2岁小儿,出生时种过卡介苗,现OT1∶2000硬结16mm,持续7天后留有色素说明: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