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甲男与乙女经人介绍认识,二人相处一段时间,甲对乙较为满意,向乙提出结婚,乙则提出甲必须为乙购买钻石项链、戒指,并给乙20万元,方能与甲登记。乙的行为属于()
单选题
甲男与乙女经人介绍认识,二人相处一段时间,甲对乙较为满意,向乙提出结婚,乙则提出甲必须为乙购买钻石项链、戒指,并给乙20万元,方能与甲登记。乙的行为属于()
A. 包办婚姻
B. 买卖婚姻
C. 借婚姻索取财物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55****8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441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55****8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44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趁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抢过提包就跑,甲随即与乙一同逃跑,被当场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砍刀。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甲、乙系表兄妹。二人隐瞒该事实,登记结婚。甲与乙的婚姻()
甲女在火车站专门为卖淫|女乙介绍嫖客从中赚取介绍费。2017年8月20日,甲女在火车站将刚下火车的丙男拦住,称有漂亮的小姐可供嫖宿,后将乙女介绍给丙男,丙男给乙女100元后二人发生性关系,乙女付给甲30元作为报酬。后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三人承认了违法事实。办案民|警以甲女拉客招嫖行为、乙女卖淫、丙男嫖娼为由予以治安处罚()
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
甲有子女二人甲子与甲女。甲女生有儿子乙、丙。甲女于2002年死亡。2004年甲死亡,有遗产30万元,甲子与乙、丙因遗产分割发生纠纷。对甲遗产的正确分配方法应为 ( )
甲偷乙的财物,因害怕被追究,过了一段时间又偷偷地送回,这是()
甲、乙二人均不到31岁,乙比甲大。甲对乙说当对方在他的年龄时,自己的年龄为质数。乙也说了同样的话,且二人的年龄和是质数的平方。则甲今年几岁?
甲男于2000年10月经人介绍与乙女相识。相识不久,甲男考虑到年龄问题,婚事不宜拖得太久,便向女方提出结婚;乙女得知甲男有20万元存款便满口答应。两人于2001年3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甲男与乙女是一对情侣。某日,乙女突然中彩票,得了300万的大奖,遂将这300万存在甲的银行卡,二人商定日后用此钱购置婚房。但二人后来闹翻,乙提出分手,并要将这300万元存款取走。甲得知后将乙杀死,并从乙身上取走了3000余元的现金和手机等财物,还将乙女抛尸。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
甲、乙二人不约而同在同一商场内行窃,各自盗窃财物数额较大,甲、乙二人是共同实行犯。
甲男的母亲是甲女的姨母,甲男和乙女均已达到法定婚龄,且均无禁止结婚的疾病,二人要求结婚,依照我国现行法律()。
甲教唆乙盗窃丙女的财物,乙在实施盗窃行为后,还强奸了丙女,甲对此毫不知情。甲、乙二人不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甲、乙二人合伙经营一辆长途汽车,由二人轮流驾驶经营。在乙驾驶经营期间, 因疏忽大意,将一行人撞伤,则应由甲、乙二人对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 )
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待,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
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待,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为同一所中学的同班同学,二人因脾气相投互有好感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代,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待,二人还曾在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
5人排成一行,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A={甲、乙二人必须排在头尾}(2)B={甲、乙二人必须间隔一人排列}
甲、乙因做生意共同与丙产生较大矛盾。乙心里暗藏杀死丙之意,但其未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约定共同去丙住处教训丙。甲、乙二人到丙家后,同时对丙进行殴打,致丙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因做生意共同与丙产生较大矛盾。乙心里暗藏杀死丙之意,但其未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约定共同去丙住处教训丙。甲、乙二人到丙家后,同时对丙进行殴打,致丙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