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患者,女,46岁,自诉全身乏力,心慌,每日大便3~4次,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经治疗后症状好转,患者自行停药,半年后心率加快,上述症状重复出现。护士应告知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总疗程通常是()

A. 3~4周
B. 1~2个月
C. 5~6个月
D. 1~2年
E. 3~4年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08****5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10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08****5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10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患者男,46岁,因“全身瘙痒1个月”来诊。每日洗澡1次。查体:全身皮肤干燥,腹部及四肢屈侧见数个孤立散在红丘疹及抓痕。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46岁,胸闷气短1月,伴全身乏力,咳嗽,发热。胸片示:中上纵隔增宽,右缘呈波浪状改变。白细胞:8.5×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25岁。新产后恶露不止,再加劳累过度导致头晕眼花,乏力心悸,舌暗有瘀斑。其脉象应为( ) 患者,女,36岁。腹泻伴纳差、乏力、消瘦、发热5月余,大便为黄色糊状,3~5次/日,体温37.5℃~38.0℃。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46岁,患有尿毒症。该患者饮食中每日蛋白质含量不应超过 患者,女,46岁。劳力性心慌,伴恶心、呕吐,食欲缺乏,水肿,可能还会有下列哪些症状?(  ) 患者女,33岁。间断脓血便3年,大便成形或糊状,每日2~4次,有时里急后重,抗生素治疗无效。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46岁,胸闷气短1个月,伴全身乏力、咳嗽、发热。胸片示:中上纵隔增宽,右缘呈波浪状改变。白细胞:8.5×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46岁,胸闷气短1个月,伴全身乏力、咳嗽、发热。胸片示:中上纵隔增宽,右缘呈波浪状改变。白细胞:8.5×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性,57岁,因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就诊,对其外周血检测,诊断为慢性肾性贫血,宜选用 患者,女,50岁,腹胀、腹痛,大便不成形,每日3~4次,有脓血便。查体:左中腹可扪及包块,边界不清,为明确诊断应做 患者女,40岁。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手术后2周,餐后2小时出现心慌、乏力,眩晕、出汗。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男,46岁。足底刺伤后出现肌肉强直,全身痉挛,诊断为破伤风。 患者男,46岁。足底刺伤后出现肌肉强直,全身痉挛,诊断为破伤风。 患者,女,46岁,主因胸闷气短1个月来诊,伴全身乏力,咳嗽,发热。胸片示:中上纵隔增宽,右缘呈波浪状改变,白细胞:8.5×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46岁,胸闷气短1个月,伴全身乏力、咳嗽、发热。胸片示:中上纵隔增宽,右缘呈波浪状改变。白细胞:8.5X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36岁。腹泻伴纳差、乏力、消瘦、发热5月余,大便为黄色糊状,3~5次/日,体温37.5℃~38.0℃() 患者,女,36岁。腹泻伴纳差、乏力、消瘦、发热5月余,大便为黄色糊状,3~5次/日,体温37.5℃~38.0℃。 患者,女,25岁,反复腹泻及脓血便2年多,抗感染治疗无效,近1个月大便每日4~5次,均为脓血便,低热37.5℃,大便前左下腹痛,大便后缓解,里急后重。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40岁,毕II式胃大部切除手术后2周,餐后2小时出现心慌.乏力,眩晕.出汗。可能的诊断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