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6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要将摄像机中的模拟视频信号导入计算机中,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A显卡

    B声卡

    C视频采集卡

    D光驱

  • 2.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属于过程与方法的是(  )

    A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B能熟练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C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D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 3. 日本京都大学奥野教授设计了一个具有人类特点的机器人。当三个人同时讲话时,该机器人能够辨别出每个人的声音而且还能用它的两只眼睛注视发出声音的方向:这个机器人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虚拟现实技术

    B语音识别技术

    C智能代理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

  • 4. 戴老师手机数据流量较多,在保证自己手机安全的情况下,开放手机热点,让朋友上网,此时他的手机相当于()

    A中继器

    B集线器

    C交换机

    D路由器

  • 5. 如下图所示,在Excel窗口中编辑的是用户应缴电费统计表。现要求先用公式计算出一月份电费后,再使用复制公式法得二、三月份的电费,则C3单元格的计算公式是()。

    A=B3*$D4

    B=B4*D$4

    C=B3*$D3

    D=B3*D$3

  • 1. 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建议。
  • 2. 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
  • 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任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1. 案例:
    李老师在进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这节课时,提出一个情境:“中国网民有多少?有网瘾的有多少?占的百分比是多少?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它,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同学都微微点头,李老师接着说:“我们今天就开展关于中小学学生上网内容的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呈现。 ”
    要求:①制作工作表名为“上网内容的调查”的表格。②根据制作的表格建立柱形图。③建立高中生“游戏聊天”在高中生上网人数中所占比例的图表。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让班级学习小组以观看视频课件的形式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同组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完成了本课的内容。最后以小组的形式总结并归纳了图表的制作流程以及不同情况的数据用哪一种图表进行表示。
    问题:
    (1)说说李老师使用的教学策略以及作用。
    (2)李老师设置的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
  • 2. 案例:
    本学期,李老师承担高中一年级的教学任务,下面是李老师在进行“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学时的经历。
    在给一班学生上课时,李老师先让同学打开“网易”网站,然后她讲一步,学生按照她的要求操作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此用户名已存在”等,李老师逐一为学生进行了讲解。李老师觉得很“累”,学生也感觉“没味道”。一堂课下来效果并不理想,大约只有一半的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
    李老师反思了一班的教学情况,在二班的教学中改变了思路。上课时,她首先提出一个情境:“你有想对老师说的话吗?有时候这些话当着大家的面还不好说啊!”很多同学都微微点头,李老师接着说:“哇!看来有不少同学有话想对老师说啊!那今天请大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把这些话告诉我吧!”然后,李老师把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写在了黑板上,同时给同学们提出两个要求: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把想要说的话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老师。
    同学们便纷纷开始上机操作.一些同学较快地完成了任务并且还能帮助其他遇到问题的人。当有同学成功地将邮件发送到李老师的电子邮箱,李老师就高兴地说:“我已经收到了某某同学的邮件了!”于是,那些未完成任务的同学在这种不断的“刺激”“驱使”下,更加认真努力。
    结果。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成功地给李老师发送了电子邮件。
    问题:
    (1)在二班的教学中,李老师不断“刺激”的话语对学生起什么作用?李老师在课后小结对学生起什么作用?
    (2)请简要回答李老师在两个班分别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在二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 1.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图像的加工与表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章共6节内容,基本按照制作一份完整的图像作品过程编写,前3节从整体上对图像进行对比度、亮度等的调节,虚化背景突出主体以及利用滤镜制造风雪效果,都是对图像进行大刀阔斧的加工,而本节课是本章中唯一的一节对图像的“精修”内容,在图像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
    学生已经具备了较扎实的电脑操作技术,而图像处理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因此本章内容很具有实践操作性,学生比较感兴趣。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有些学生对于Photoshop的复杂操作逐渐产生了畏难情绪,还有部分学生好高骛远,总想制作出网络上的高超的Photoshop特效作品而自己又眼高手低,因此本章的学习一定要求基础、求扎实,多给学生丰富的素材和上机操作机会,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发挥创新意识,用心制作出自己别具特色的原创Photoshop作品。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
    教学用时:1课时(45分钟)
    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写出该课的教学目标。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说明设计意图。
    (3)设计两个教学任务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