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5月16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36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5月16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初唐四杰”包括: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A

    B

  • 2. “他的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中有错别字。()  

    A

    B

  • 1. 水墨动画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精美绝伦的画面,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句中“中国风”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雷锋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B“民主”的美国不顾民众意愿,宣布停止使用Tiktok。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能只是嘴上的感叹。

    D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卖糖……”

  • 2. 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

    B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班级管理情况。

    C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

    D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 1. 下列诗句中与“送别”相关的有()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2. 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和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形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段中【】的【两个过程】指的是()  

    A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同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B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

    C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

    D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体,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

  • 1. “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请列举3个这样的优秀人物。
  • 2. 将下面括号部分改为否定式的排比句。阅读教学需要朗读。(朗读,方可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 1. 指出下列句中加括号字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2.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
    赢粮而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