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2日

考试总分:3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61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2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

    A

    B

  • 2. 在紧急情况下,委托代理人可以不经被代理人同意,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将委托事项转托他人。

    A

    B

  • 3. 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按人的意志。  

    A

    B

  • 4. 行政机关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应当出具书面凭证,受理行政许可的可不出具书面凭证。()

    A

    B

  • 5. 某外国人在中国申请办学许可时遭到教育局拒绝颁发许可证,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案不适用《行政诉讼法》。()

    A

    B

  • 1. 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检查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查时,一般情况下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紧急情况下可为1人

    B公安机关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但不得检查公民住所

    C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査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D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的,人民警察有权在见证人见证下强制其签名

  • 2. 以下关于自首,表述不正确的是()。

    A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B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D只要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就是自首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后防卫超过必要限度,是防卫过当

    B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C防卫过当实际上是一个罪名

    D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一般应当认定为故意

  • 4. 下列哪些人可以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A残疾人

    B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C七十周岁以上的

    D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 5.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

    A15日,30日

    B30日,20日

    C15日,15日

    D30日,30日

  • 1. 以下哪些选项的内容符合行政复议申请撤回的条件?()

    A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提出

    B复议申请人申请撤回复议申请

    C被申请人向复议机关申请调解

    D复议申请人决定改变复议机关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第二审法院对案件的审查以上诉或者抗诉的理由为范围

    B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只对上诉的被告人的定罪量刑进审理

    C共同犯罪案件中,提出上诉的被告人死亡,其他被告人又没有上诉的,应当认定二审程序终止

    D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被告人对刑事判决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抗诉,只是被害人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对民事部分提出上诉,二审法院不仅审查附带民事部分,还要审査刑事部分

    E二审法院既要对案件实体部分进行审查,又要从程序上审查诉讼活动是否合法

  • 3. 下列关于犯罪主体的案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14周岁的甲往邻居的猪圈投人剧毒导致10头猪全部暴毙,由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原因,不承担刑事责任

    B15周岁的乙参与从惠东运输海洛因到广州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C14周岁的丙实施了绑架行为并杀害人质,丙虽不构成绑架罪,但应对故意杀人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D15周岁的丁在拐卖幼女的过程中,与该幼女发生了性行为,丁对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4.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先后在深圳、沈阳正式设立,负责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关于设立巡回法庭的意义,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A有利于保证公正司法和提高司法公信力

    B有助于消除审判权运行的行政化问题

    C有利于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体现司法为民的原则

    D有利于就地化解纠纷,减轻最高法院本部办案压力

  • 5. 民法规定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是()。

    A因胁迫而产生行为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

    C行为人有重大误解的行为

    D内容和形式不合法的行为

  • 1. “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
  • 2.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 3. 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 4. 领导调动你,你觉得知识背景和能力不胜任,另一职位比较适合,你怎么办?
  • 5. 如有遭遇暴力执法的执法对象前来机关申诉,你作为办事人员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