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模拟试卷(一)

考试总分:12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80分钟

已答人数:46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2025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模拟试卷(一)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塑料排水板不得搭接,预留长度应不小于()mm,并及时弯折埋设于砂垫层中

    A300

    B500

    C800

    D1000

  • 2.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的体系结构分为()层。

    A

    B

    C

    D

  • 3.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说法错误的是()。

    A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

    B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

    C插入的侧向拉杆应牢固,不得松动、碰撞或拔出

    D纵缝应与路线中线平行

  • 4. 对首次使用的集料,应检查生产单位的内容,其中不包括的是()。

    A生产条件

    B加工机械

    C覆盖层的清理情况

    D船运单

  • 5. 桥下净空高度是指()。

    A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与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B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与桥跨结构最上缘之间的距离

    C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距离

    D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与测时水位之间的距离

  • 1. 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应采用旋窑生产的()。

    A道路硅酸盐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普通硅酸盐水泥

    D铝酸盐水泥

    E矿渣硅酸盐水泥

  • 2. 影响直接工程费高低的因素有()。

    A工程量

    B施工人数

    C各种资源的单价

    D各项资源的数量

    E单位实体工、料、机资源的消耗数量

  • 3.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属于专项费用的有()。

    A场区平整硬化费用

    B红线范围内贯通便道费用

    C承包人工地试验室区域临时便道费用

    D工地试验室属于固定资产的仪器折旧费

    E工程交工、竣工验收费

  • 4. 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类别主要有()。

    A排水

    B力学平衡

    C改变滑带土

    D降温

    E换填

  • 5. 路基施工中,中线放样的方法有()。

    A切线支距法

    B偏角法

    C渐近法

    D图解法

    E坐标法

  • 1.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9+199~k9+244右侧为挡土墙,挡土墙纵断面示意如下图所示。基坑开挖时,基坑开挖从k9+244开始,逐步开挖至k9+199,分段位置宜结合构造物A设置确定。施工中严格控制基底高程,在基坑挖好后及时封闭坑底。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在基础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及时分层回填夯实。墙身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养护。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及时进行了墙背回填。墙背填料采用黏质土作为填料,施工人员在墙身画上每层厚度,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墙身距墙背0.5~1.0m内,使用轻型振动压路机碾压。问题:1.指出基坑开挖施工中的错误并改正。2.写出构造物A的名称。3.该挡土墙墙背填筑中,应如何设置排水层?4.墙背填料宜采用哪些材料?
  • 2.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8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该隧道围岩主要为Ⅳ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3-1所示。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和出口段的明洞横断面如图3-2和3-3所示。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隧道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Ⅲ级。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设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2.公路隧道的洞门形式主要有两类。3.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4.请阐述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并简述风险评估的工作内容。
  • 3.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座公路桥梁工程,桥梁上部结构为9孔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宽横断面布置T梁12片,T梁支座中心线距梁端600mm,T梁横截面如图1所示。项目部进场后,拟在桥位线路上空旷位置建设T梁预制场,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同时编制了预制场的建设方案:(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2)预制台座数量按预制工期120天、每片梁预制占用台座时间为10天配置;(3)在T梁预制施工时,现浇湿接缝钢筋不弯折,两个相邻预制台座间要求具有宽度2m的支模及作业空间;(4)露天钢材堆场经整平碾压后表面铺砂厚50mm。监理审批预制场建设方案时,指出预制场围护不符合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雨季导致现场堆放的钢绞线外包装腐烂破损,钢绞线堆放场处于潮湿状态;事件二:T梁钢筋绑扎、钢绞线安装、支模等工作完成并检验合格后,项目部开始浇筑T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一次性浇筑完成。问题:1.全桥共有T梁多少片?为完成T梁预制任务最少应设置多少个预制台座?均需列式计算。2.列式计算图4-2中预制台座的间距B和支撑梁的间距L。(单位以m表示)3.事件一中的钢绞线应如何存放。4.事件二中,T梁混凝土应如何正确浇筑?
  • 4.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二级公路工程,全长3000m,穿过部分农田和水塘,需要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约定分部分项工程量增加(减少)幅度在15%以内执行原有综合单价。工程量增幅大于15%时,超过部分按原综合单价的0.9倍计算:工程量减幅大于15%时,减少后剩余部分按原综合单价的1.1倍计算。由于原水塘塘底横坡度为1:4,抛石挤淤沿道路中线向前呈三角形抛填,再渐次向两旁展开,将淤泥挤向两侧。项目部在路基正式压实前选取了200m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确定了压实工艺主要参数。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检查时发现压路机碾压时先高后低,先快后慢,先静后振,由路基中心向边缘碾压。技术负责人当即要求操作人员停止作业,并指出其错误要求改正。事件二:路基施工期间,有办理过征地手续的农田因补偿问题发生纠纷,导致施工无法进行,为此延误工期20天,施工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事件三:结算时,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工程量变化情况如表1-1所示。表1-1工程量变化情况表问题:1.请指出抛石挤淤施工的错误之处,并改正。2.请阐述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工艺主要参数。3.分别指出事件一种压实作业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5.分别计算事件三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