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94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23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A传统五味中不包括“鲜”,反映了农耕时代的中国古人与当代人在美食上的不同追求:崇尚自然,讲究本味。
B原本只是泛指美味.只可意会的“鲜”成为了一种具体的味型,说明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对滋味的感觉能力。
C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改善了人们的口味,随着其用途的不断扩大和强化,将使众口不再难调。
D味精的出现和使用,再一次证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超越和由此而获得的进步,都必然同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A“鲜”和“五味”相比,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和只可意会的味型。
B在一些人看来,“鲜”就是将新鲜的鱼和羊一同进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
C从“鲜”的定义看,“鲜”最初主要泛指鱼类和新鲜,从未被作为一种味道。
D在中国人的味觉感受中,“鲜”被用来泛指或描述食物所具有的美味或风味。
A我们所说的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事件与地震有关,是指相当数量异常事件的统计概念,也即从大量的“偶然事件”中总结出的“一般规律”,并非指某一起异常事件。
B地震的短临前兆现象,指的是动物异常行为事件在前兆时间里主要或集中出现在地震前一天之内,也有短至几分钟的,长至数天或十几天的。
C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一些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现象完全与地震有关,不是巧合,不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D发现动物异常现象后,不是积极采取一定的防震措施,而是感到疑惑不解,在观望或在追赶动物的过程中消极等待地震发生,是由于缺乏动物震前预兆知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