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4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77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4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电磁波已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它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着整个空间,令人防不胜防。 电磁污染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自然型电磁污染源与人工型电磁污染源。前者来源于某些自然现象,以天电所产生的电磁污染最为突出。后者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如高压系统)、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
    人体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包括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所谓热作用,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机体细胞的“加热”作用。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分子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重新排列,在重排过程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引起热作用。人体内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因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传导电流),也能使电解质变热。另外,由于人体内某些成分(如体液等)为导体,还可产生局部性感应涡流,也会产生热。如果人体吸收的辐射能太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病症。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机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却已严重“烧伤”。
    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人体被电磁波辐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造成细胞内遗传基因发生畸形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发胚胎染色体改变,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
    鉴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列为环境保护项目。
    属于自然型电磁污染源的一项是()。  

    A家用电器

    B高压、超高压系统

    C雷雨天气

    D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

  • 2. 下列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人造金属”之所以称为“人造金属”,是因为它能导电。
    ②“人造金属”的导电率比铜、银不低。
    ③“人造金属”电池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
    ④“人造金属”电池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不会污染环境。
    ⑤“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⑥“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 3.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的一项是()。  

    A无功,则削迹于秦。

    B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1. 本文在立意上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 2. “我”从“迷惑”到能够“大踏步归来”,说明了什么道理?
  • 3. 文学为什么需要“学”?(不超过45字)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 1.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云霓的消长引起了村民的心理变化,请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