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8月15日

聚题库
08/15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艾根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称为( )。</p><ul><li>A:尊重</li><li>B:温暖</li><li>C:共情</li><li>D:忘我</li></ul><p>答 案:A</p><p>解 析:(二级技能,P102)艾根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称为尊重,并且指出它是一个高水平的咨询师的最 高观。</p><p>2、下列关于测验难度与区分度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p><ul><li>A:难度越大,区分度越高</li><li>B:难度越小,区分度越高</li><li>C:难度居中,区分度最高</li><li>D: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li></ul><p>答 案:C</p><p>解 析:难度较高或较低,都会使区分度较低,中等难度具有最高的区分度。</p><p>3、根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的规定,<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与来访者建立恋爱关系需要在结束咨询关系后()。</p><ul><li>A:3个月</li><li>B:1年</li><li>C:6个月</li><li>D:3年</li></ul><p>答 案:D</p><p>4、反射是指()。</p><ul><li>A: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li><li>B: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神经通路</li><li>C:把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li><li>D: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li></ul><p>答 案:D</p><p>5、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 )。</p><ul><li>A:心理机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li><li>B:学习条件已经完全具备的时候</li><li>C: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前</li><li>D: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时</li></ul><p>答 案:D</p><p>解 析: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如下: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p><p>6、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阶段是()</p><ul><li>A:评估阶段</li><li>B:诊断阶段</li><li>C:咨询阶段</li><li>D:巩固阶段</li></ul><p>答 案:C</p><p>解 析: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阶段是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故选C。</p><p>7、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 )。</p><ul><li>A:遵奉者水平</li><li>B:公平水平</li><li>C:整合水平</li><li>D:自主水平</li></ul><p>答 案:C</p><p>8、以下关于伦理与法律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p><ul><li>A:法律涉及的行为比伦理要广</li><li>B:伦理标准涉及的行为比法律要广</li><li>C:伦理可以代替法律法规</li><li>D:心理专业伦理内容与法律大相径庭</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评分者信度</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p><p>2、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p><ul><li>A:灾难症候群</li><li>B:兴奋性行为</li><li>C:破坏性行为</li><li>D:创伤后应激障碍</li></ul><p>答 案:AD</p><p>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p><p>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p><ul><li>A:内控者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将来可能会有所改善</li><li>B:外控者往往会把责任推卸于外部因素</li><li>C:内控者面对困难情境时,愿意付出更大努力</li><li>D:外控者遇到困难时往往企图寻求救援</li></ul><p>答 案:ABCD</p><p>5、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p><ul><li>A:成熟</li><li>B:经验</li><li>C:同化</li><li>D:社会环境</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p><p>6、一个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循的原则一般应该包括( )。</p><ul><li>A:相互性原则</li><li>B:平等原则</li><li>C:交换性原则</li><li>D:自我价值保护原则</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本题考査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社会心理学总结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 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p><p>7、所谓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就是求助者( )。</p><ul><li>A:最关心的问题</li><li>B:最先提出的问题</li><li>C:最困扰的问题</li><li>D: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未必是一开始就提出来的问题。</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