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健康管理师(三级)《专业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7月01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p><p>答 案:对</p><p>2、肥胖症的饮食治疗,宜长期采用800kcal/d的极低热量饮食。</p><p>答 案:错</p><p>3、过食、人工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的喂养模式均是引起肥胖病的高危因素。()</p><p>答 案:对</p><p>4、分娩体重≥4kg的妇女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指南对血压达标时间的推荐: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治疗争取在几周内血压逐渐达标( )</p><ul><li>A:1~2周</li><li>B:2~4周</li><li>C:4~6周</li><li>D:4~12周</li></ul><p>答 案:D</p><p>解 析: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治疗争取在4~12周内血压逐渐达标。</p><p>2、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也可以表述为将健康数据转变成()。</p><ul><li>A:风险数据</li><li>B:健康信息</li><li>C:健康风险</li><li>D:健康观念</li><li>E:健康行为</li></ul><p>答 案:B</p><p>3、关于高血压临床分类描述不正确的是</p><ul><li>A:按血压增高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2、3、4级</li><li>B:初次发现高血压,尚不能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诊断为“高血压”</li><li>C:高血压按照危险程度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li><li>D:基本上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li><li>E: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li></ul><p>答 案:A</p><p>解 析:按血压增高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2、3级。
</p><p>4、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以大量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与个人数据比较以推估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的()过程。</p><ul><li>A:调查</li><li>B:控制</li><li>C:监督</li><li>D:运算</li><li>E:研究</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反映身体所承受的体力负荷剂量的指标有( )</p><ul><li>A:体力活动水平</li><li>B:运动量</li><li>C:运动时间</li><li>D:能量消耗量</li><li>E:心率</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身体活动量反映身体所承受的体力负荷剂量。通常用能量消耗量来表示。体力活动水平、心率、运动量、运动时间、能量消耗量均可反映。</p><p>2、为建设工程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施工的要求配备齐全有效的()等安全设施和装置。</p><ul><li>A:零配件</li><li>B:保险</li><li>C:限位</li><li>D:节油装置</li><li>E:制造工艺</li></ul><p>答 案:BC</p><p>3、根据张先生个人基本信息及健康信息,其具有哪些慢性病的患病风险。 </p><ul><li>A:家族史</li><li>B:年龄</li><li>C:颈动脉超声</li><li>D:心电图</li><li>E:血糖</li><li>F:肝功能</li><li>G:血尿酸</li><li>H:尿蛋白/肌酐
</li></ul><p>答 案:ABCDEH</p><p>4、林女士体检项目设置的要点包括。 </p><ul><li>A:尿微量蛋白检测
</li><li>B:24小时动态血压
</li><li>C:血同型半胱氨酸
</li><li>D:眼底检查
</li><li>E:内脏脂肪测定
</li><li>F:糖耐量试验
</li><li>G:肺功能检测
</li></ul><p>答 案:ABCDEF</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健康风险报告包括哪几个部分内容?</p><p>答 案:1)个体健康评估报告包括: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和健康教育信息;2)人群健康评估报告包括:人口学特征概述1分、健康危险因素总结1分、人群分类2分、建议的干预措施和方法1分等。</p><p>2、简述高血压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常见形式。</p><p>答 案:主要内容(1.血压动态情况2.健康行为改变3.药物治疗4.督促定期检查)常见形式(1.门诊随访管理2.个体随访管理3.群体随访管理4.电话随访和网络随访)</p><p>3、简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描述高血压的预防和健康管理应从哪几个方面展开?</p><p>答 案:1)限制钠盐摄入量<br />2)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补充钾镁离子<br />3)限制饮酒及戒烟<br />4)减轻体重<br />5)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br />6)其他:戒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