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6月30日

聚题库
06/30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李在为精神障碍者小张开展服务时,始终无法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觉得非常沮丧,督导者老陈知道后,肯定小李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协助他处理受挫的情绪,老陈的做法属于()。  </p><ul><li>A:行政性督导</li><li>B:教育性督导</li><li>C:支持性督导</li><li>D:调解性督导</li></ul><p>答 案:C</p><p>解 析:支持性督导指的是,通过提供压力疏导和情感支持,激发督导对象工作热情,营造安全和信任的工作氛围,提高督导对象的工作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专业归属感。题干中“肯定小李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协助他处理受挫的情绪”体现了支持性督导,故选C选项。</p><p>2、学校社会工作者小马在一次旨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提升的服务中设计了一份问卷,用于调查4—6年级学生自信心的变化及特点。小马的督导建议问卷量表的篇幅不宜过长,上述督导建议表明问卷设计应该(  )</p><ul><li>A:提高学生信心并完成问卷意愿</li><li>B:围绕提升自信心的研究假设设计问题</li><li>C:较好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实际性</li><li>D:保证自信心提升不受时间地点影响</li></ul><p>答 案:A</p><p>解 析:无论研究内容、性质、方法、资源、礼品、对象兴趣等方面状况如何,回答问卷所花时间越短越好。而设计者或研究者往往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问题,但这种企图可能导致被访者的随意圈填和空白,降低整个问卷调查的质量。根据经验,一份问卷最好让被调查者在30分钟左右能够完成。小马的督导建议问卷量表的篇幅不宜过长,表明问卷设计应该提高学生信心并完成问卷意愿。</p><p>3、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妇女合法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妇女拥有离婚的最终决定权</li><li>B:离婚时母亲优先享有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li><li>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妇女代表应占5%以上</li><li>D:农村妇女与男子在划分责任田时享有平等权利</li></ul><p>答 案:D</p><p>解 析: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在农村,妇女在划分责任田、口粮田等,以及批准宅基地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妇女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父亲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人不得干涉。故本题选D。本题主要考查《妇女权益保障法》,结合现实生活记忆的内容。</p><p>4、社会工作者说,张阿姨,您刚才谈到母亲过世后,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您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发生了矛盾,您还担心接下来父亲的照顾问题,那么您这次最想谈的是什么。上述这段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p><ul><li>A:同理</li><li>B:摘要</li><li>C:澄清</li><li>D:对焦</li></ul><p>答 案:D</p><p>解 析:本题考查个案会谈技巧之引导性技巧。对于服务对象较为笼统和宽泛的话题,社工需要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本题社工的提问“您最想谈什么”即将宽泛的话题缩小。知识点:会谈<br /></p><p>5、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是社会工作最基本的职业特征,社会工作者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开展工作。关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有困难,找社工”的说法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助人自助的意涵</li><li>B:在助人自助中,第一个“助”与第二个“助”具有相同的含义</li><li>C:助人自助表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负有首要责任</li><li>D:助人自助表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实现自助后可终止服务</li></ul><p>答 案:C</p><p>解 析: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 C项,助人自助表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负有首要责任,只有第一个“助”即助人自助的第一个助→首要责任,才会有第二个助。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对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性是相对的</li><li>B:定量研究对定性研究相互区别,截然对立</li><li>C: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互依存,相互补充</li><li>D: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不能同时在一个具体研究中使用</li><li>E: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适用于不同的场景</li></ul><p>答 案:ACE</p><p>解 析:虽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不少区别,但二者并非截然对立,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可以同时在一项具体研究中采用两种研究方法。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两种基本范式,但也互相补充。</p><p>2、小组活动在小组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和考虑(  )。</p><ul><li>A:扣紧小组目标</li><li>B: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li><li>C: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li><li>D:经验分享环节</li><li>E:社会问题和时政新闻</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小组活动的设计是小组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应当掌握和考虑以下几点(1)扣紧小组目标;(2)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3)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4)经验分享环节。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小组活动的设计技巧,理解掌握小组活动设计中要用到的设计技巧。</p><p>3、对于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  )。</p><ul><li>A:对如何处理个人信息与如何透露信息等环节做审慎的思考和判断</li><li>B:正确有效地区分人情、法制与规定的影响及后果</li><li>C:强调方法与资料等的客观性</li><li>D:有效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li><li>E:一切以服务对象的感情为重</li></ul><p>答 案:B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家庭、邻里等内部成员矛盾时,往往会遇到情、理、;法之间的纠葛,如何正确和有效地区分人情、法制与规定的影响及后果,如何有效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始终是社会工作者要坚持的原则。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于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社会工作者的做法。理解社会工作者在面对此伦理困境时应恪守的两项原则。</p><p>4、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予以供养的残疾人应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p><ul><li>A:未成年</li><li>B:无劳动能力</li><li>C:无生活来源</li><li>D:残疾程度在二级以上</li><li>E:无抚养人或者抚养人不具备抚养能力</li></ul><p>答 案:BC</p><p>解 析:本题考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予以供养的残疾人应同时具备的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无劳动能力、无【扶】养人或者【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 </p><p>5、 关于个案研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p><ul><li>A:个案研究有助于澄清概念和确定变量</li><li>B:个案研究有利于中和极少数人的极端</li><li>C:个案研究有利于设计有效具体的解决方案</li><li>D:个案研究依托分析性概括辅助理论建构</li><li>E:个案研究有利于客观深入地把握研究对象的需要</li></ul><p>答 案:CE</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