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试题
<p> <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89.html" target="_blank">编辑记者</a>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难易程度如何?想要知道的朋友就快来做一下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试题吧。</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7/2762e102c74e899.png" /><br /> 【判断题】<br /> 1.宣传不一定要有实在的信息内容,宣传注重的是形式,为了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br /> 答案:对<br /> 【单选题】<br /> 2.下面内容中属于报纸总体策划的是()。<br /> A、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br /> B、确定报纸的各个单元<br /> C、确定报道范围<br /> D、确定报道规模 <br /> 答案:A<br /> 【判断题】<br /> 3.现场采访浪费时间,新闻记者只用电话采访或邮件采访就行了()<br /> 答案:错<br /> 【单选题】<br /> 4.在新闻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br /> A、何时<br /> B、何人<br /> C、何事<br /> D、何地 <br /> 答案:C<br /> 【单选题】<br /> 5.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对隐匿权的保护,主要指对以下哪一主体的保护?()<br /> A、对记者自身的保护<br /> B、对报道对象的保护<br /> C、对消息来源的保护<br /> D、对媒体组织的保护 <br /> 答案:C<br /> 【单选题】<br /> 6.版面上最具强势的编排手段是()<br /> A、字符<br /> B、图像<br /> C、线条<br /> D、色彩 <br /> 答案:D<br /> 【判断题】<br /> 7.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br /> 答案:对<br /> 【判断题】<br /> 8.虚假新闻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br /> 答案:错<br /> 【判断题】<br /> 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对人民主体地位。<br /> 答案:对<br /> 【单选题】<br /> 10.《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br /> A、1815年8月15日,马六甲<br /> B、1815年8月15日,广州<br /> C、1815年8月5日,马六甲<br /> D、1815年8月5日,广州 <br /> 答案:C<br /> 【多选题】<br /> 11.编辑修改新华社播发的电讯稿时要注意()。<br /> A、通常不允许修改<br /> B、稿件标题通常不允许修改<br /> C、只可删节,不可增补<br /> D、如将稿件结构做了调整,应注明“据新华社改写"字样<br /> E、与其他新闻稿件修改要求并无不同 <br /> 答案:ACD<br /> 【单选题】<br /> 12.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r /> A、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br /> 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br /> C、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br /> D、报道中尽量不使用间接引语,要多使用直接引语 <br /> 答案:B<br /> 【单选题】<br /> 13.对标题内容酝酿与构思,把新闻中最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提炼出来的过程被称为()。<br /> A、命意<br /> B、立言<br /> C、读稿<br /> D、修整 <br /> 答案:A<br /> 【多选题】<br /> 14.现代标题的主要特点有()。<br /> A、出现了类题<br /> B、标题字比正文字大了,变得显著而醒目<br /> C、多行题出现<br /> D、标出重要的新闻要素,确定性增强了<br /> E、标题不单叙事,也评价新闻内容 <br /> 答案:BCDE<br /> 【多选题】<br /> 15.新闻栏目以语言为媒介的起承转合方法有()。<br /> A、节目提要<br /> B、串联词<br /> C、音乐<br /> D、音响<br /> E、按语 <br /> 答案:ABE<br /> 【判断题】<br /> 16.客观公正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普遍原则,地震虽然惨烈,但报道中应该避免渲染悲情的音乐。<br /> 答案:对<br /> 【主观题】<br /> 17.广播作为最早出现的电子媒体,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可是随着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广播媒体遇到了强大的挑战。有人认为广播已经沦为一种弱势传媒,即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也有人认为广播媒体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广播悠长的历史也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广播事业仍会有复兴繁荣的一天。请你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评论。<br /> 答案:广播最大的特点是依靠声音传播,最终诉诸受众的听觉,它的传播优势主要在于:(1)迅速及时。时效是新闻的基本特征,恰恰在时效方面,广播具有其他传播媒介所不具有的优势。电视虽然也可以现场直播并发送图像,但是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比较大,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在速度上没有广播有优势。(2)覆盖面广。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电波所及,都可以接收到广播的节目。电视媒介的接收设备成本相对比较高,而且容易受干扰,偏远地区往往效果不很理想。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广播的这一优势更加明显。(3)伴随收听。广播听众可以一心两用,听众收听广播的时候可以一边忙自己的事情一边听广播的节目,十分的自由和方便,广播可以占用听众日常很多时间,这个特点十分的得天独厚。(4)声情并茂,广播所运用的声音符号可以用来传递情感,而且可以用声音塑造形象,用声音传递信息而非情感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可以增强受众想象力。根据这些传播特点,可以展望广播发展的前景战略:(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广播应该重点抓住汽车这一载体,大力推行交通广播。(2)广播媒体应不断研究受众,定位要更加细化。针对小众分众群体将节目细化精做。(3)坚持广播的本土化和娱乐化相结合。(4)借助网络来完善服务节目的运作,继热线电话、双向交流的广播节目之后,强化互动节目。(5)抓住都市广播受众群体,抓住受众的地区、城市认同感做节目。(6)运用广播整体低成本战略挑战其他媒体。(7)在技术方面不能亦不亦趋,跟在别人后面,而是要高起点进入,先行抢占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三大制高点。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br /> 【多选题】<br /> 18.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br /> 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br /> B、《反杜林论》<br /> 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br /> D、《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br /> 答案:AC<br /> 【多选题】<br /> 19.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r /> A、书信和电话<br /> B、互联网<br /> C、手机等移动媒体<br /> D、微博平台 <br /> 答案:BCD<br /> 【判断题】<br /> 20.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不受保护()<br /> 答案:错<br /> <span style="color: #0000ff;"><strong>相关推荐:</strong></span><b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ff6600;">编辑记者考试app下载:</span><span style="color: #0000ff;"><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wet35.com/app/89.html">https://www.wet35.com/app/89.html</a></span></strong><b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ff6600;">编辑记者考试题库:</span><span style="color: #0000ff;"><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wet35.com/shijuan/305_0_1.html">https://www.wet35.com/shijuan/305_0_1.html</a></span></strong><b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ff6600;">编辑记者相关动态:</span><span style="color: #0000ff;"><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wet35.com/gbdsbjjz">https://www.wet35.com/gbdsbjjz</a></span></stro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