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5月18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某老年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展开一项关于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这项问卷调查应该以()为基础。</p><ul><li>A:资料收集</li><li>B:问卷设计</li><li>C:资料分析</li><li>D:问卷填答</li></ul><p>答 案:B</p><p>解 析:此题暂无解析</p><p>2、关于社区工作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ul><li>A: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li><li>B: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微观</li><li>C: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li><li>D:具有政治性</li></ul><p>答 案:B</p><p>解 析:社区工作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②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③具有政治性;④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p><p>3、不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贫弱群体的特殊需要去分配财富和提供服务体现的是社会政策的()。</p><ul><li>A:基本需要原则</li><li>B:福利性原则</li><li>C:社会性价值</li><li>D: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li></ul><p>答 案:B</p><p>解 析:社会政策坚持福利性的原则。所谓“福利性原则”是指与商业性运行原则相对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不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贫弱群体的特殊需要去分配财富和提供服务。社会政策的运行原则是,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和其他各种公共资源向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政府向公民提供的这些服务之所以被称为“社会服务”,主要是由于其服务的性质和过程坚持了福利性的原则,不是按照市场的价值等价交换,而是以社会关照、社会补偿等原则为基础。</p><p>4、小清双目失明,生活陷入困难。<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明协助小清申请了低保,又为小清联系了职业培训机构,帮助小清找到了工作。目前小清收人稳定,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小明工作中突出体现社会工作功能的做法是( )。</p><ul><li>A:恢复了小清的正常生活</li><li>B:维护了小清的社会权利</li><li>C:改善了小清的工作环境</li><li>D:增进了人们对残障人士的理解</li></ul><p>答 案:A</p><p>5、成年阶段李清夫妻感情一直不错,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李清总发现自己身体不舒服,觉得丈夫有了外遇,看什么都不顺眼,也经常跟丈夫抱怨,吵架,丈夫面对妻子的无理取闹,刚开始还安慰几句,后来就变得没什么反应,一笑了之,李清觉得丈夫不关心自己,变得更加变本加厉,一出现小问题,便一发不可收拾。夫妻二人向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社会工作者小张,对夫妻二人进行面谈后,小张可以估计李清很可能进入了( )。</p><ul><li>A:敏感期</li><li>B:更年期</li><li>C:逆反期</li><li>D:爆发期</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年阶段容易出现一些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如神经衰弱、焦虑症和疑病症等。这些疾病会给中年人带来持久的心理冲突,进而会引起一些行为偏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社会工作者小苏从社区居委会了解到社区中有位智障少年,家人工作忙碌,为了避免其在外生事或被人欺负,常把他锁在家里。因此,小苏准备对其实施社区照顾服务,他要做的工作有( )。</p><ul><li>A:为智障者联络寄宿制特殊学校,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li><li>B:为智障者的家人提出批评,教导他们多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li><li>C:将智障者安置到康复机构,实施照顾、</li><li>D:推荐智障者的家人到其他社区参加智障家庭联谊会</li><li>E:协助社区居民了解智障者并接纳他们</li></ul><p>答 案:AE</p><p>解 析:AE
</p><p>2、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 )情况时允许转介。</p><ul><li>A:服务对象的要求过多</li><li>B:服务对象是未成年人</li><li>C:服务对象是精神疾病患者</li><li>D: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li><li>E: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li></ul><p>答 案:DE</p><p>解 析:DE
</p><p>3、在小组活动中,有两位组员出现了焦急、过度激动的情况,此时社会工作者的适当做法包括( )。</p><ul><li>A:使该组员保持学到的小组经验</li><li>B:增进自我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敏感度</li><li>C:把问题抛给组员,让他们自行解决</li><li>D:鼓励服务对象勇于承担责任并把认知转变为行为</li><li>E: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li></ul><p>答 案:BCE</p><p>解 析:社会工作者要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小组的冲突,并协助组员让冲突成为他们正向成长的经验。在面对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有包容、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在解决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这样一些具体措施:(1)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澄清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差异;(2)增进小组组员对自我的理解,如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复制或重现类似冲突情境,以增进自我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敏感度;(3)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4)协助组员面对和解决由冲突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5)运用焦点回归法,即将问题抛回给组员,让他们自己解决。知识点:小组中期转折阶段。</p><p>4、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一新建居民小区开展服务。<br>社会工作者小李针对社区居民不太了解社会工作服务的情况,<br>计划通过大众传媒宣传,促进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此时,小李的适当做法有( )</p><ul><li>A:拜访社区居委会主任和各楼楼长</li><li>B:到居民家中走访宣传项目</li><li>C:为居民开办社会工作知识普及班</li><li>D:通过短信平台宣传项目</li><li>E:利用社区公益广告牌进行宣传</li></ul><p>答 案:DE</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小李计划通过大众传媒宣传的方式明显只有D和E项正确。</p><p>5、个人捐助的动机主要有( )。</p><ul><li>A:公共关系</li><li>B:个人需要</li><li>C:社会联谊</li><li>D:外界影响</li><li>E:利他动机</li></ul><p>答 案:BDE</p><p>解 析:社会服务机构在筹款时必须要能了解捐款人的动机与行为,个人捐款的动机包括①个人需要。部分捐款人认为捐款可以满足自尊的需要,通过捐款施惠于人有快乐的感觉,并可以建立自尊和自我肯定。部分捐款人认为捐款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有利于建立社会形象。还有部分人捐款已成为习惯。②外界影响。有些捐款者是受亲戚、朋友、同事的影响而捐款。③利他动机。部分捐款者完全以利他为中心,愿意雪中送炭捐款帮助他人;部分捐款者认为大家应该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帮助他人;还有部分捐款人重视宗教理念,认为捐款是一种道德责任。AC两项属于企业的捐款动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