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5月05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社会策划模式社会策划模式体现的是一种( )的改变。</p><ul><li>A:由上而下</li><li>B:从总体到局部</li><li>C:由下自上</li><li>D:由宏观到微观</li></ul><p>答 案:A</p><p>解 析:社会策划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p><p>2、地区发展模式在一个社区中,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采取的策略是( )。</p><ul><li>A: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li><li>B:团结邻里</li><li>C:社区教育</li><li>D:社区参与</li></ul><p>答 案:A</p><p>解 析:促进居民个人发展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所采取的策略。社区工作者通过组织一系列社区活动,让居民在这些活动中相互熟悉,增强处理事务的能力和责任感。本题考查的是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理解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的作用。</p><p>3、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 )。</p><ul><li>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li><li>B: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li><li>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li><li>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li></ul><p>答 案:A</p><p>解 析: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以上五种基本的需要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的生理性需要,即第一和第二层;另一类是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即第三、四、五层,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层次。</p><p>4、“接下来,我提议,为了保证我们每次小组活动都能顺利进行,请大家在自己手中的纸条上写下你希望所有组员在小组活动中都能遵守的规定,写好后贴在我们的黑板上。”<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这段话最有可能出现在小组工作()阶段。</p><ul><li>A:准备</li><li>B:开始</li><li>C:中期转折</li><li>D:后期成熟</li></ul><p>答 案:B</p><p>解 析:从第一次聚会起,小组工作就进入了开始的阶段。重点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下列几项工作:(1)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2)帮助小组组员理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3)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4)制定小组规范。本题内容是在制定小组规范,属于小组工作开始阶段。</p><p>5、某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来自某社区服务中心的几名社会工作者,联名撰写并提交了有关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从上述内容看,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要求其能够()。</p><ul><li>A:促进社会福利</li><li>B:做好专业研究</li><li>C:加强行政管理</li><li>D:突出绩效管理</li></ul><p>答 案:A</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有促进整体社会福利、鼓励公民参与和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三方面。就题中内容来看,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要求其能够促进社会福利。</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某社会工作机构拟开办一个社区老年志愿者培训小组。在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 )。</p><ul><li>A:C项是开始阶段小组工作的主要任务。</li></ul><p>答 案:BDE</p><p>解 析:小组工作准备阶段的任务包括(1)组员的招募及甄选。(2)确定工作目标。(3)制定工作计划。(4)申报并协调资源。(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A.C项是开始阶段小组工作的主要任务。</p><p>2、注自闭症儿童的某志愿者协会目前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70名,有2名专职社会工作者担任志愿者领导。为了提高其服务质量,督导需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的内容有( )。</p><ul><li>A: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li><li>B: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li><li>C:与自闭症儿童建立关系的技巧</li><li>D:志愿者表彰的意义和办法</li><li>E:志愿服务表现评估标准</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志愿者训练包括知识、技巧和态度三方面的灌输和交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让志愿者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了解机构政策目标和理想使命,促进志愿者个人目标和机构目标达到一致。二是根据服务岗位的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实务训练,包括相关知识、技巧和态度,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应有的水平。三是通过训练提升志愿者的服务信心,帮助他们挖掘潜能,促进志愿者个人发展。</p><p>3、社会政策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具体体现在( )。</p><ul><li>A:社会政策行动要兼顾公平与效率</li><li>B:通过社会政策行动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li><li>C:当代社会政策可以与社会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效用最大化</li><li>D:社会政策行动可以通过其合理的制度设计而兼顾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li><li>E:经济目标高于社会目标,是社会目标的基础</li></ul><p>答 案:ABD</p><p>解 析:社会政策要兼顾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方面,社会政策行动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另一方面,社会政策行动可以通过其合理的制度设计而兼顾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社会政策行动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p><p>4、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决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了解本地区残障人士对康复服务的要求。该机构的下列做法中,符合定性研究特点的有()。</p><ul><li>A:排除本机构对研究对象的影响</li><li>B:通过了解本地区残障人士的困境,预测服务的规模</li><li>C:了解残障人士及其所处环境的基本状况</li><li>D:发现本地区残障人士康复服务需求的特殊性</li><li>E:运用非正式会谈方法收集相关资料</li></ul><p>答 案:CDE</p><p>解 析:考点:定性研究的特点。</p><p>5、社会工作者小芳开展了一个军休老人康乐小组。在开展第一次小组活动时,小芳的工作重点应有( )。</p><ul><li>A: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li><li>B:理清组员的期望</li><li>C:解决组员间的价值冲突</li><li>D:制定小组规范</li><li>E:促进组员间的良性竞争</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在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小组工作者的重点任务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下列几项工作①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②帮助小组组员厘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③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④制定小组规范。⑤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⑥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