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4月09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某农村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项目中,<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工作内容之一是对儿童家长、社区医生、妇女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普通村民开展培训,普及儿童权利知识,降低儿童遭受虐待、忽视和意外伤害的风险。从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上划分,上述服务内容属于( )服务。</p><ul><li>A:替代性儿童福利</li><li>B:儿童保护</li><li>C:补充性儿童福利</li><li>D:儿童支持</li></ul><p>答 案:B</p><p>解 析:儿童保护服务的服务对象是遭受到人为伤害,包括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伤害的儿童及其家庭,内容主要包括伤害预防和伤害应对服务。伤害预防服务是通过对有伤害风险儿童及其家庭的介入,逐步减少直至消除风险的过程,包含的服务可以是支持性的也可以是补充性的。伤害的应对服务通常是指儿童伤害发生后,为受到伤害的儿童提供家庭外安置服务的过程,多数时候是替代性服务。题中,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伤害预防,属于儿童保护服务。 </p><p>2、以下不属于外来务工的流动妇女所扮演的身份的是( )。</p><ul><li>A:农村人</li><li>B:女性</li><li>C:被雇佣者</li><li>D:雇佣者</li></ul><p>答 案:D</p><p>解 析:流动妇女群体集农村人、女性、被雇用者三种身份于一身,使得她们在流动打工生活中面临包括来自性别、阶层等的歧视和压迫。</p><p>3、社会工作者小林服务的社区经常发生邻里纠纷,影响人际和谐。小林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加强社区居民沟通,调解邻里纠纷,帮助居民创造和谐的社区人际环境。在下列方法中,与该目标的达成无直接关联的是( )。</p><ul><li>A:组织居民间的互助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li><li>B:经常走访居民家庭,了解居民需求</li><li>C:及时调解、处理邻里纠纷,避免冲突升级</li><li>D:处理邻里冲突以后,进一步进行跟踪服务</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针对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团结邻里策略进行干预,如组织多元化的活动鼓励居民参与,推动建立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基层联络网,加强邻里间的沟通,实现邻里关系的改善等。所以,ACD均属于调节邻里关系的措施,B项属于社区服务方案策划的初始阶段的任务,与调节邻里纠纷没有直接关系。故本题正确B。</p><p>4、因心理、生理或组织构造及功能方面的丧失和异常,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具有不同特点。比如,肢体残疾人出行要依靠他人协助,或需要使用轮椅。该情况表明肢体残疾人( )。</p><ul><li>A: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觉范围受到严重限制</li><li>B: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渠道受到限制,能力严重受损</li><li>C:自理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存在较大障碍</li><li>D:思维和行为方式与常人之间有很大差异</li></ul><p>答 案:C</p><p>解 析:改善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必需的用品器具十分重要。在康复医疗机构和社区康复工作中,社会工作都包括为残疾人配置适用的用品器具。这项工作必须与康复工程技术人员互相配合。残疾人所用的用品器具,因残疾的类型不同而有较大的区别。肢体残疾者需要轮椅、假肢、支助器具、矫形器和较多的卫生用品,因为他们自理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存在较大障碍。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残疾人的需要以及在此基础上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的内容。考生要了解残疾人的需要,并且知道针对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不同措施。</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小丽开始上小学了,父母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小丽妈妈每天早上需要早起,负责送小丽上学;小丽爸爸每天下午需要准时下班,接小丽回家。根据家庭生命后期理论,小丽父母在此阶段需要承担的新任务包括( )</p><ul><li>A:根据家庭生命后期理论,小丽父母在此阶段需要承担的新任务包括( )</li><li>B:调整夫妻角色</li><li>C:规范夫妻角色分工</li><li>D:接纳家庭角色的变化</li><li>E:培养小丽的独立性</li><li>F:关注小丽所在学校的要求</li></ul><p>答 案:CDE</p><p>解 析:在学龄家庭阶段,家庭需要承担的任务包括
(1)培养子女的独立性;
(2)对学校等新机构和新社会成员保持开放的态度;
(3)接纳家庭角色的变化。</p><p>2、社会工作者在接案面谈时的技巧主要包括( )。</p><ul><li>A:主动介绍自己</li><li>B:沟通</li><li>C:倾听</li><li>D:全面、鲜明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li><li>E:寻找双方感兴趣的话题</li></ul><p>答 案:ABC</p><p>解 析:为使接案面谈顺利进行,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会谈技巧主要有①主动介绍自己,包括自己的姓名、在机构负责什么工作、个人的专长、提供协助的目的、将怎样提供服务等;②沟通,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看法和期望;③倾听,是面谈的基本技巧。</p><p>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 )。</p><ul><li>A:扩大民主,居民自治</li><li>B:以人为本,服务居民</li><li>C:国家规划,政策一致</li><li>D:资源共享,共驻共建</li><li>E:责权统一,管理有序</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ABDE
</p><p>4、社会工作者与老年人会谈前需准备的辅助工具有( )。</p><ul><li>A:老花镜</li><li>B:助听器</li><li>C:录音机</li><li>D:纸</li><li>E:笔</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社会工作者要在见老人前准备好一些辅助工具,如老花镜、助听器、纸、笔等,并鼓励老人在跟自己交流的时候使用这些辅助器械。</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需要哪些证件?</p><p>答 案:(1)户籍证明城镇非农业户籍证明。(2)职工单位证明退休人员由社保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其他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3)残疾证明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及复印件。(4)劳动能力认定证明因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经有关部门进行劳动能力认定、鉴定。(5)退休证明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明。(6)离婚证明离婚人员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7)赡养关系证明有子女的老年人应提供子女的收人证明。(8)失业证明领取失业救济金人员应提供领取失业救济证明。(9)下岗证明下岗人员应提供劳动部门颁发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就业优惠证》或半年以上不在岗工作的证明。(10)"三无"人员的定期救济审批手续。(11)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学籍证明。(12)申请就业情况证明由街道或区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的《申请低保人员就业认定表》等相关材料。(13)迁移证明动迁户提供有关迁移材料。</p><p>2、临时教助的范围是什么?</p><p>答 案:(1)子女就学困难的;(2)因患病或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3)因家庭生活困难换季需要救助的;(4)重大节日需要救助的;(5)因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需要救济的灾民不适用本办法,直接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救济方案,组织开展救灾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