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4月04日

聚题库
04/04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随大流”是一种()现象。</p><ul><li>A:服从</li><li>B:从众</li><li>C:参照</li><li>D:模仿</li></ul><p>答 案:B</p><p>解 析: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凡事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p><p>2、行为主义疗法的咨询师会()</p><ul><li>A:与来访者一起卷入到整个评估过程中</li><li>B:对来访者当前的机能进行综合性评估</li><li>C:注重个体的整体性以及对个体主观想法的了解</li><li>D:帮助来访者以批判性的观点审视自己的现有行为</li></ul><p>答 案:B</p><p>3、心理咨询的次数一般是( )。</p><ul><li>A:每周1~2次</li><li>B:每周3~4次</li><li>C:两周5~6次</li><li>D:每月1次</li></ul><p>答 案:A</p><p>解 析:双方商定的咨询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次数过多可能因求助者无暇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而影响咨询效果。</p><p>4、初诊接待应该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是协助求助者()。</p><ul><li>A:解决心理问题</li><li>B:治疗精神疾病</li><li>C:解决生活困扰</li><li>D:提高活动水平</li></ul><p>答 案:A</p><p>解 析:心理咨询是<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协助” 二字表明心理咨询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求助者是否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动。</p><p>5、与法律相比,道德在调控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时,它的()。</p><ul><li>A:作用力弱</li><li>B:适用范围大</li><li>C:实效性差</li><li>D:操作性强</li></ul><p>答 案:B</p><p>6、按照中国常模标准,MMP1的T分在()以上,便可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p><ul><li>A:55分</li><li>B:60分</li><li>C:65分</li><li>D:70分</li></ul><p>答 案:B</p><p>解 析:MMP1按照美国常模T分70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而中国常模T分在6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p><p>7、以下不属于双重关系的是()。</p><ul><li>A:咨询师与外籍来访者</li><li>B:咨询师为朋友咨询</li><li>C:咨询师与来访者做生意</li><li>D:咨询师为自己的学生咨询</li></ul><p>答 案:A</p><p>8、在一项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现的次数不同。结果发现,照片呈现的次数越多,被试越喜欢,这说明人际吸引受()的影响。</p><ul><li>A:熟悉</li><li>B:相似</li><li>C:邻近</li><li>D:外貌</li></ul><p>答 案:A</p><p>解 析: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且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的频率交往,人们彼此喜欢程度较高。</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p><ul><li>A:灾难症候群</li><li>B:兴奋性行为</li><li>C:破坏性行为</li><li>D:创伤后应激障碍</li></ul><p>答 案:AD</p><p>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p><p>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评分者信度</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p><p>4、国家出台《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的意义在于( )。<br></p><ul><li>A:制止商业贿赂行为</li><li>B:限制商品的大规模流动</li><li>C:扶持民族工业发展</li><li>D:维持公平竞争秩序</li></ul><p>答 案:AD</p><p>解 析:为制止商业贿赂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p><p>5、关于意识,正确的说法包括()。</p><ul><li>A:是人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li><li>B: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li><li>C: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li><li>D: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同时意识是在觉醒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p><p>6、心理评估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 )<br></p><ul><li>A:原因分析</li><li>B:心理干预措施</li><li>C:咨询目标</li><li>D:心理问题性质</li></ul><p>答 案:AD</p><p>7、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个体经验与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 )。</p><ul><li>A:个体经验符合个体需要,被纳入自我概念</li><li>B:个体经验与自我概念不一致而被忽略</li><li>C: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被否定,以解决自我概念与个体经验的矛盾</li><li>D:自我概念成为个体经验的一部分</li></ul><p>答 案:ABC</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