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4月04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SAS有()条目反评分题。</p><ul><li>A:5</li><li>B:8</li><li>C:10</li><li>D:12</li></ul><p>答 案:A</p><p>解 析:SAS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日,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p><p>2、正常情况下,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p><ul><li>A:事业成败</li><li>B:人际关系</li><li>C:财富水平</li><li>D:学历水平</li></ul><p>答 案:B</p><p>解 析: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 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金钱买不来幸福, 成功、名誉和地位也带不来幸福。</p><p>3、团体心理咨询之父是( )。</p><ul><li>A:普拉特</li><li>B:罗杰斯</li><li>C:沃尔普</li><li>D:艾根</li></ul><p>答 案:A</p><p>解 析:在团体咨询发展的过程中,最早尝试将团体形式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是美国的内科医生普拉特。他被称为“团体心理咨询之父”。</p><p>4、生物反馈治疗不同于普通医学治疗的方面,表现在它( )。<br></p><ul><li>A:给求助者物理干预</li><li>B: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li><li>C:给求助者化学干预</li><li>D: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li></ul><p>答 案:D</p><p>解 析: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求助者主动参与治疗,是该法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p><p>5、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150名14~16岁的男孩进行平均身高的检测,抽取1/3作为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ul><li>A:样本量为50</li><li>B:K=150/50=3,可分50段,每段3人,取1人</li><li>C:每段均从高到矮排列,取最高者</li><li>D:将150名男孩进行编号,随机抽取一人做第K个人,再依次抽取第K+3人构成样本</li></ul><p>答 案:C</p><p>解 析: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也无等级结构存在。如果发现排列有某种内部循环规律存在,就不能如此进行了。因此,C项是错误的。如果按照C项进行抽样,会使结果偏高。</p><p>6、患病以后,病人表现为自信心不足,行为变得幼稚,表明患者()。</p><ul><li>A:自尊心过强</li><li>B:主观感觉异常、疑心加重</li><li>C:依赖性增强</li><li>D:孤独感增强</li></ul><p>答 案:C</p><p>7、按照学习理论,不良行为既然是经环境作用与强化作用而生,便可经环境改善与作用而()。</p><ul><li>A:反强化</li><li>B:认知</li><li>C:消退</li><li>D:意志</li></ul><p>答 案:C</p><p>8、咨询效果可视为除()以外三因素的函数。</p><ul><li>A:咨询情境</li><li>B:<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li><li>C:求助者</li><li>D:咨询方法</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使用他评式心理量表时,常见的评定误差包括( )。</p><ul><li>A:宽容误差</li><li>B:趋中误差</li><li>C:光环效应</li><li>D:逻辑误差</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使用他评式心理量表时,常见的评定误差包括严格误差、宽容误差、趋中误差、逻辑误差、光环效应、期待效应。?</p><p>2、老年人人格的变化趋向包括( )。<br></p><ul><li>A:缺乏安全感</li><li>B:孤独感</li><li>C:适应性强</li><li>D:回忆往事</li></ul><p>答 案:ABD</p><p>解 析: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p><p>3、常模团体的选择程序一般包括( )。</p><ul><li>A:确定测验目标</li><li>B:确定一般总体</li><li>C:确定目标总体</li><li>D:确定常模样本</li></ul><p>答 案:BCD</p><p>解 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常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测验将要施测的总体的认识,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该总体。在确定常模团体时,先确定一般总体、再确定目标总体、最后确定样本。</p><p>4、寻找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p><ul><li>A:躯体疾病</li><li>B:年龄差异</li><li>C:社会交往</li><li>D:性的差异</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在寻求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需要考虑:1)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3)考虑生理年龄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4)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p><p>5、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6、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p><ul><li>A:必须其中有非常熟练的</li><li>B:必须都是非常熟练的</li><li>C:不能有内在的联系</li><li>D:必须有内在的联系</li></ul><p>答 案:AD</p><p>解 析: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J司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都是注意分配的例子。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否则注意的分配将是不可能的。注意分配的另一个条件是,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内在联系的活动是很难同时进行。</p><p>7、米勒认为,人格适应方面存在着的冲突有()。</p><ul><li>A:双趋冲突</li><li>B:双避冲突</li><li>C:趋避冲突</li><li>D:双重趋避冲突</li><li>E:正反冲突</li></ul><p>答 案:ABC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