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4月02日

聚题库
04/02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属于一种()策略。</p><ul><li>A:自我阻碍</li><li>B:自我暴露</li><li>C:自我约束</li><li>D:印象整饰</li></ul><p>答 案:D</p><p>解 析: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待,也称印象整饰。常用的印象整饰策略包括: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已;②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④投其所好。</p><p>2、梦出现在( )</p><ul><li>A:快速眼动期</li><li>B:深度睡眠阶段</li><li>C:睡眠锭阶段</li><li>D:△波阶段</li></ul><p>答 案:A</p><p>解 析: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睡眠 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将睡眠过程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出现在快速眼动阶段。</p><p>3、求助者表示自己的好朋友得了一等奖学金,自己一方面为他高兴,另一方面又嫉妒他,感到十分痛苦。咨询师应该()。</p><ul><li>A:评判求助者这种行为</li><li>B: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li><li>C:给求助者自由,允许矛盾的感情同时存在</li><li>D:让求助者向朋友道歉</li></ul><p>答 案:C</p><p>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p><ul><li>A:依赖是求助者寻求现实的帮助</li><li>B:移情是求助者弥补过去的情感</li><li>C:移情是求助者寻求心理依靠</li><li>D:依赖是一种信任,移情是一种发感</li></ul><p>答 案:C</p><p>5、关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正确的说法是()。</p><ul><li>A:分为城市式和农村式两种</li><li>B:包含两个备用分测验</li><li>C:测验时一般先做言语测验</li><li>D:必须做完12个分测验</li></ul><p>答 案:B</p><p>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自尊属于()。</p><ul><li>A:归属需要</li><li>B:安全需要</li><li>C:低级需要</li><li>D:高级需要</li></ul><p>答 案:D</p><p>7、妄想是指()。</p><ul><li>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li><li>B: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此观念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li><li>C: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li><li>D: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li></ul><p>答 案:A</p><p>8、治疗前后SCL—90总分的减分率()为显效。</p><ul><li>A:≥25%</li><li>B:≥35%</li><li>C:≥50%</li><li>D:≥75%</li></ul><p>答 案:C</p><p>解 析:SCL—90总分减分率的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前后以量表SCL—90的总分的改变来反映疗效,评估标准包括:①减分率大于或等于25%,此时为有效;减分率大于或等于50%,此时为显效。</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在测量的定义中,被测量的“事物”是指()。</p><ul><li>A:要测量的对象</li><li>B:测量所依据的规则</li><li>C:测量包括的元素</li><li>D: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li></ul><p>答 案:BC</p><p>2、关于创新,理解正确的有()。</p><ul><li>A: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li><li>B:没有创新意识和效果的员工,一定不是合格的员工</li><li>C: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旧的思维定势</li><li>D:改变产品的形式不属于创新的范畴</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个人来说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p><p>3、<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对每一级刺激所给的刺激量的理解,正确的是()。</p><ul><li>A: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li><li>B:不可引发求助者焦虑</li><li>C:大到引起求助者焦虑</li><li>D:引起焦虑的1/2量</li></ul><p>答 案:AC</p><p>解 析: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p><p>4、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p><ul><li>A:模仿</li><li>B:竞争意识增加</li><li>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li><li>D:责任意识降低</li></ul><p>答 案:CD</p><p>解 析: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p><p>5、角色扮演过程包括()。</p><ul><li>A:角色领悟</li><li>B:角色期待</li><li>C:角色实践</li><li>D:角色成就</li></ul><p>答 案:ABC</p><p>6、作为职业道德规范,“诚信”的特征是()。</p><ul><li>A:通识性</li><li>B:智慧性</li><li>C:止损性</li><li>D:资质性</li></ul><p>答 案:ABCD</p><p>7、桑代克和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p><ul><li>A:经典条件反射</li><li>B:防御条件反射</li><li>C:操作条件反射</li><li>D:工具条件反射</li></ul><p>答 案:CD</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