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3月29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关于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p><ul><li>A: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li><li>B: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申请行政许可</li><li>C: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li><li>D: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申请行政许可,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li></ul><p>答 案:A</p><p>解 析:超纲《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设立经营性养老机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机构实施监督。”据此,本题选A项。【考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p><p>2、社区照顾( )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互融合的重要性。</p><ul><li>A:“在社区照顾”</li><li>B:“由社区照顾”</li><li>C:“为社区照顾”</li><li>D:“对社区照顾”</li></ul><p>答 案:D</p><p>解 析:“对社区照顾”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一b、暂托服务、关怀访问及定期的电话慰问等。这些服务的足够提供,才能扶助社区人士把需要照顾的人留在社区里生活。</p><p>3、在与服务对象对话交流过程中,用眼睛看着对方,保持视线的交流,是支持性技巧中的()。</p><ul><li>A:同理</li><li>B:鼓励</li><li>C:对焦</li><li>D:专注</li></ul><p>答 案:D</p><p>解 析:支持性技巧是<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术,主要包括专注、倾听、同理和鼓励。其中,专注是指社会工作者借助友好的视线接触、开放的姿势以及专心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的表达。例如,社会工作者在和服务对象对话交流过程中眼睛应看着对方,保持视线的交流;身体略微前倾,让服务对象感觉受到关心和关注。</p><p>4、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未解决社区内高龄独居老人照顾问题,采用跨专业合作模式,由社会工作者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护士组建团队,共同发起“与爱同行”助老服务项目。关于该团队的说法,正确的是:</p><ul><li>A:跨专业团队磨合时间比较短</li><li>B:跨专业团队容易沟通合作</li><li>C:跨专业团队适用于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li><li>D:跨专业团队容易形成团队核心凝聚力</li></ul><p>答 案:C</p><p>解 析:所谓跨专业团队是由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组成团队的目的是完成一项共同任务,或是通过建立跨专业团队来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跨专业团队的局限性是,由于团队成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有可能因差异带来冲突,团队组建初期的磨合时间比较长,影响跨专业团队的绩效。</p><p>5、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 )。</p><ul><li>A:15日</li><li>B:30日</li><li>C:45日</li><li>D:60日</li></ul><p>答 案:B</p><p>解 析:在劳动能力鉴定的期限要求和再次鉴定申请方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故答案选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某公益社团计划推行“小蜜蜂”公益行动,该行动的目标是把志愿服务与儿童保护工作相结合,通过“徒步城市行”、“爱心义卖”等活动呼吁人们关注城市贫困儿童己在服务方案策划的问题认识和分析阶段,社会工作者应开展的工作有( )。</p><ul><li>A:掌握城市贫困儿童数量、特点、分布等信息</li><li>B:制订公益行动的活动计划</li><li>C:配置公益行动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li><li>D:了解人们对城市贫困儿童的认识</li><li>E:确定公益行动的目标对象</li></ul><p>答 案:ADE</p><p>解 析:要认识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认识方法有两种:①“问题认识工作表”方案策划者应认真考虑的问题包括: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里发生?谁受这个问题影响?这个问题何时发生?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程度是如何?②“分支法”方案策划者在确认问题,掌握了问题在社区的分布情况,确定了未来行动的“目标对象”后就必须进行需要评估工作。包括界定处于危机的人口,目标对象人口,以及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问题中,社会工作者应开展的工作有掌握城市贫困儿童数量、特点、分布等信息,了解人们对城市贫困儿童的认识,确定公益行动的目标对象。
知识点: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概念与方法。</p><p>2、社会工作者小吴最近筹划一个施暴者矫治小组,在设计小组活动时,他需要考虑( )的因素。</p><ul><li>A:治疗性</li><li>B:组员的情绪和行为特点</li><li>C:自愿性与自助性</li><li>D:适合性与可行性</li><li>E:组员的性别与年龄</li></ul><p>答 案:ABDE</p><p>3、下列社会服务机构中,( )属于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p><ul><li>A:妇女联合会</li><li>B:儿童福利院</li><li>C:老龄工作委员会</li><li>D:社会救助管理站</li><li>E:普通高等教育学校</li></ul><p>答 案:BDE</p><p>解 析:我国的事业单位分为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经营开发服务类。其中,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又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面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不能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如儿童福利院、社会救助管理站。这类单位业务活动的宗旨、目标和内容以及分配的方式和标准等由国家确定,不得开展经营活动,其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履行职责依法取得的收入全额纳入财政管理,不得自主支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全额拨款单位。②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如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街道层面的社区服务中心等。这类单位根据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自主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并依法取得服务收入。服务和经营收入全额纳入财政管理,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由财政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相应补助,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差额拨款单位。③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从事的业务活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但社会化程度较高,与市场接轨能力较强,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p><p>4、特别事件筹资活动是社会服务机构筹资的一种重要方法,这里的特别事件包括( )。</p><ul><li>A: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事件</li><li>B:重大历史事件</li><li>C:重大灾害发生</li><li>D:社会危机事件</li><li>E:机构纪念活动</li></ul><p>答 案:CDE</p><p>解 析:特别事件是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对特殊事件的服务,引起社会大众对机构和相关事件的关注。这些特别事件包括重大灾害发生、社会危机事件、机构纪念活动等。一般通过召开记者会、研讨会、展览会、义卖会、演唱会等活动,提高社会服务机构与目标民众的接触机会,增加组织的筹款金额。</p><p>5、一般来说,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 )。</p><ul><li>A:适应性</li><li>B:多样性</li><li>C:创新性</li><li>D:整合性</li><li>E:发展性</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①适应性;②多样性;③发展性;④可控性;⑤整合性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