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3月28日

聚题库
03/28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发展性咨询对象是:</p><ul><li>A:升学、就业时的困惑</li><li>B:异常心理状态</li><li>C:躯体器质性疾病</li><li>D:心理不健康状态</li></ul><p>答 案:A</p><p>2、嗅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性是( )。</p><ul><li>A:有颜色、有气味</li><li>B:有气味、无毒</li><li>C:能溶解、有气味</li><li>D:具有挥发性、有气味</li></ul><p>答 案:D</p><p>3、假如你喜欢某歌星,他在当地演出时你逢场必到。最近,他因为虚假广告、施暴等一系列行为而广受社会批评。过几天,他又要举办个人演唱会,你会()</p><ul><li>A:一如既往地支持他</li><li>B:继续支持他,希望他改正</li><li>C:喜欢他的歌,但不认同他的为人</li><li>D:不会再喜欢这样的人</li></ul><p>答 案:C</p><p>4、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这是()的观点。</p><ul><li>A:沙赫特</li><li>B:詹姆斯</li><li>C:伊扎德</li><li>D:坎农</li></ul><p>答 案:B</p><p>解 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理论及其观点。以下为主要的四种情绪理论:一是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二是坎农一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三是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四是汤姆金斯和口伊扎德的情绪动机一分化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故选B。</p><p>5、WAIS—RC中的词汇测验分为()。</p><ul><li>A:城市和农村共用一种</li><li>B:成人和儿童共用一种</li><li>C:城市用和农村用两种</li><li>D:成人用和儿童用两种</li></ul><p>答 案:C</p><p>解 析:考虑到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现实情况,WAIS—RC分别制订了城市和农村两个版本。</p><p>6、按照韦氏智商分级标准,智力平常IQ值的范围是()。</p><ul><li>A:80-119</li><li>B:90-109</li><li>C:85-115</li><li>D:70-129</li></ul><p>答 案:B</p><p>解 析:IQ在90~109属于平常,IQ在110~119高于平常,IQ在120~129为超常,IQ大于或等于130为极超常,IQ在80~89低于平常,IQ在70~79边界,IQ低于70属于智力缺陷。</p><p>7、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p><ul><li>A:以人为本</li><li>B:为人民服务</li><li>C:团结协作</li><li>D:集体利益至上</li></ul><p>答 案:B</p><p>8、“不找任何借口”,这是世界500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之一,其意思是()。</p><ul><li>A:埋头苦干,无需向任何人解释工作中的失误</li><li>B: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li><li>C:剥夺员工为自己辩护的权利</li><li>D:工作中出了事故,只能在主观上找原因</li></ul><p>答 案:B</p><p>解 析: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其中“不找任何借口”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属于自己的事情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只要自己还是企业里的一员,就应该不找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将身心彻底地融入企业,尽职尽责,处处为自己所在的企业着想。</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评分者信度</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p><p>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p><ul><li>A:灾难症候群</li><li>B:兴奋性行为</li><li>C:破坏性行为</li><li>D:创伤后应激障碍</li></ul><p>答 案:AD</p><p>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p><p>3、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4、心理诊断过程包括针对求助者(  )。</p><ul><li>A:制定咨询目标</li><li>B: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估</li><li>C:制定咨询方案</li><li>D:询问既往医学治疗历史</li></ul><p>答 案:BD</p><p>解 析:心理诊断过程包括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材料;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制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应该在心理诊断完成后进行。 </p><p>5、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p><ul><li>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li><li>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li><li>C:良好的社会规范</li><li>D:社会角色的引导</li></ul><p>答 案:AB</p><p>解 析: 此题暂无解析</p><p>6、在测验的编排和组织过程中()。</p><ul><li>A:预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li><li>B:预测的被试对象无任何特别要求,尽可能随意选择</li><li>C:预测的实施过程与情境亦尽可能随意选择</li><li>D: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应注意质和量两个方面</li></ul><p>答 案:AD</p><p>解 析:预测是测验编排和组织必不可少的步骤,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群体,预测的实施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验时的情况相近似。对测验的项目分析应注意质和量两个方面,质是从内容取样的适切性、题目的思想性以及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加以评鉴,量是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备选答案的合适度等。</p><p>7、对求医行为的正确理解包括( )。</p><ul><li>A:由家属陪同的求助者求治愿望不强烈</li><li>B:有神经症性问题的人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li><li>C: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说痛苦</li><li>D:有精神病性问题的人很少主动求医</li></ul><p>答 案:BCD</p><p>解 析:神经症患者内心痛苦,有强烈的求助意愿。对患有神经症的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就医行为可表现为向家长诉说自己的“难受”,对家长要带其去医院看病常表现得十分顺从和合作。精神病性问题的求助者很少自动求助。</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