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二级
>精选习题
>2023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3月27日
2023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3月27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计算两种测验之间得分的相关,其中一种测验是待研究效度的,另一种是已有效度证据的成熟的测验,但两者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假如相关高,说明新测验所测量的特质确实是老测验所反映的特质或行为。这种方法叫()。</p><ul><li>A:逻辑效度</li><li>B:构想效度</li><li>C:相容效度</li><li>D:区分效度</li></ul><p>答 案:C</p><p>2、信度的类型不包括()。</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评分者信度</li><li>D:取样信度</li></ul><p>答 案:D</p><p>3、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就越( )。</p><ul><li>A:高</li><li>B:低</li><li>C:大</li><li>D:接近于1</li></ul><p>答 案:B</p><p>解 析:与信度系数一样,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 测验效度越低;样本团体越异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大,测验效度就越高。</p><p>4、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的—个重要鉴别点是()。</p><ul><li>A:语速是否减慢</li><li>B:话语是否中断</li><li>C:语句是否通顺</li><li>D:话语是否流畅</li></ul><p>答 案:A</p><p>5、咨询目标应该是( )。</p><ul><li>A:咨询师的目标</li><li>B:双方商定的目标</li><li>C:求助者的目标</li><li>D:上级咨询师布置的目标</li></ul><p>答 案:B</p><p>解 析:咨询目标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的目标,是双方都要实现的目标,因此要由双方商定。</p><p>6、个体心理发展的首个加速期是()。</p><ul><li>A:婴幼儿</li><li>B:童年期</li><li>C:少年期</li><li>D:青年期</li></ul><p>答 案:A</p><p>解 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为平稳发展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p><p>7、按L?伯克威兹的说法,侵犯行为的发生除了与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情绪有关以外,还与()有关。</p><ul><li>A:个体的惩罚预期</li><li>B:个体去个性化程度</li><li>C:个体的社会角色</li><li>D:情境中的侵犯线索</li></ul><p>答 案:D</p><p>解 析:伯克威兹——侵犯与挫折、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情境中侵犯线索、侵犯有关的刺激物有关;多拉德——侵犯与目标受阻强度、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p><p>8、根据凯利三维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存在特异性高、共同性低、一致性低的情况,就可能归因为()。</p><ul><li>A:行为主体</li><li>B:刺激客体</li><li>C:观察位置</li><li>D:环境背景</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贝克和雷米纠正表层错误观念的技术包括( )。</p><ul><li>A:点评</li><li>B:建议</li><li>C:模仿</li><li>D:演示</li></ul><p>答 案:BCD</p><p>解 析: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包括建议、演示和模仿三个技术。建议,即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演示,即鼓励求助者在情境中观察;模仿,即让求助者模仿某个活动。</p><p>2、以下属于内容表达技术的包括()。</p><ul><li>A:释义</li><li>B:面质</li><li>C:解释</li><li>D:反馈</li></ul><p>答 案:ABC</p><p>3、梦的特点包括()。</p><ul><li>A:不连续性</li><li>B:不协调性</li><li>C:概括性</li><li>D:认知的不确定</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梦的特点有很多,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定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其中梦境的木连续性是最主要的特点。</p><p>4、黄某前精神症状包括()。</p><ul><li>A:错觉</li><li>B:思维奔逸</li><li>C:幻觉</li><li>D:关系妄想</li></ul><p>答 案:BCD</p><p>5、咨询性会谈针对的人群的心理特点包括()。</p><ul><li>A:心理正常</li><li>B:心理不正常</li><li>C:心理健康</li><li>D:心理不健康</li></ul><p>答 案:ABD</p><p>6、求助者中心疗法中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包括()。</p><ul><li>A:关注</li><li>B:移情</li><li>C:沉默</li><li>D:热情</li></ul><p>答 案:BCD</p><p>7、归因的影响因素包括()。</p><ul><li>A:社会视角</li><li>B:时间因素</li><li>C:自尊水平</li><li>D:空间位置</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影响归因因素的掌握情况。影响归因的因素共有四种:(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进行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不过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即他们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所以,对部分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选项C的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与归因没有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