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3月17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现代社会,社会救助主要由()承担责任。</p><ul><li>A:社会</li><li>B:社区</li><li>C:政府</li><li>D:家庭</li></ul><p>答 案:C</p><p>解 析: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及社会关系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现代社会,社会救助主要由政府承担责任,所以又称公共救助。</p><p>2、成年阶段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p><ul><li>A:个体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li><li>B:开始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社会角色单一</li><li>C: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li><li>D: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年人开始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具有多重社会角色,如儿女、父母、同事等,B选项后半句不对,应选B。</p><p>3、某学生在某次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5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英语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9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该学生的( )。</p><ul><li>A:成长需要</li><li>B:关系需要</li><li>C:求知需要</li><li>D:认知需要</li></ul><p>答 案:A</p><p>解 析: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以下三类:(1)生存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2)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3)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本题考查的是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可以根据案例来理解ERG理论中成长需要的表现与特点。</p><p>4、<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关针对社区“停车难”问题召开居民会议,引导居民就“停车难”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讨论。从社区分析的角度看,小关的做法属于( )。</p><ul><li>A:探寻问题起源</li><li>B:界定问题</li><li>C:明确问题范围</li><li>D:描述问题</li></ul><p>答 案:B</p><p>解 析:社工引导居民就停车难问题进行讨论。就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进行讨论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准确界定该问题,已深化对于问题的认识,从而解决问题。</p><p>5、小清双目失明,生活陷入困难。社会工作者小明协助小清申请了低保,又为小清联系了职业培训机构,帮助小清找到了工作。目前小清收入稳定,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小明工作中突出体现社会工作功能的做法是()。</p><ul><li>A:恢复了小清的正常生活</li><li>B:维护了小清的社会权利</li><li>C:改善了小清的工作环境</li><li>D:增进了人们对残障人士的理解</li></ul><p>答 案:A</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物质帮助、心理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这可以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迫切问题。但是社会工作者的用意和追求并不止于此,他们希望提供的这些帮助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服务对象能以此为契机走出困境,走向正常的社会生活。题中,社工小明在小清生活陷入困境时为他提供一系列帮助服务,使小清走向了正常的社会生活。</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在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建设方面应当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p><ul><li>A: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li><li>B:普遍与个别原则相结合</li><li>C: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li><li>D:专业实践和政治实践互不冲突</li><li>E: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li></ul><p>答 案:ACD</p><p>解 析: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建设方面应当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3)专业实践和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在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建设方面的基本原则。注重其反映时代特色与本土化原则。</p><p>2、某社区社会工作者,上门动员居民参加定期举办的邻里恳谈会,其中一位居民表示自己平时很忙,有空的时候会来。但据社会工作者的观察,这位居民有很多闲暇时间,针对该居民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适当的做法有( )。</p><ul><li>A:向对方承诺参加活动可以得到辛苦费</li><li>B:委婉指出对方不忙的事实</li><li>C:向对方说明参加邻里恳谈会所需时问不多</li><li>D:在下次举办活动之前仍然邀请对方参加</li><li>E:分辨对方是否是找借口推辞</li></ul><p>答 案:BC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与社区居民接触时,一般采用以下过程介绍自己、展开话题、维持对话和结束对话。社区工作最重要的是推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建立居民组织。因此社会工作者经常需要通过直接接触居民来动员他们参加社区活动或者加入社区团体和组织,即以招募为目的接触。在进行以招募为目的的接触时,社会工作者通常以居民的需要和问题为介入点,运用探索感受、反映感受、重述、鼓动等沟通技巧了解居民的态度和立场,鼓励居民参与。针对题目的情况,该社区工作者应该采取的合适的做法为BCD项。故本题选BCD。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接触的一般过程以及技巧重点,灵活掌握的内容。</p><p>3、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 )。</p><ul><li>A:协商</li><li>B:调解</li><li>C:仲裁</li><li>D:诉讼</li><li>E:赔偿</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ABCD
</p><p>4、互动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 )。</p><ul><li>A:小组动力学理论</li><li>B:精神医学</li><li>C:发展心理学</li><li>D:民主论</li><li>E: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li></ul><p>答 案:ACE</p><p>解 析:ACE
</p><p>5、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经常运用直接治疗技巧,其中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 )。</p><ul><li>A:心理动力反映</li><li>B:人格发展反映</li><li>C:直接影响</li><li>D:支持</li><li>E:探索-描述-宣泄</li></ul><p>答 案:CDE</p><p>解 析:此题暂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