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3月12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p><ul><li>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li><li>B:决算日当天</li><li>C:整个审计期间</li><li>D:决算日前后数天</li></ul><p>答 案:D</p><p>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p><p>2、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p><ul><li>A:销售收入减少</li><li>B:销售成本减少</li><li>C:平均存货减少</li><li>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li></ul><p>答 案:C</p><p>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p><p>3、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p><ul><li>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li><li>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li><li>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li><li>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li></ul><p>答 案:C</p><p>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p><p>4、在属性抽样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审计人员要求更低的可容忍误差率,则所需的样本()</p><ul><li>A:增加</li><li>B:减少</li><li>C:不变</li><li>D:无法确定</li></ul><p>答 案:A</p><p>解 析:可容忍误差率和样本量成反向关系</p><p>5、如果认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但影响不具有广泛性,社会审计人员应当发表的审计意见是()</p><ul><li>A:保留意见</li><li>B:无保留意见</li><li>C:无法表示意见</li><li>D:否定意见</li></ul><p>答 案:A</p><p>解 析:如果认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但影响不具有广泛性,社会审计人员应当发表保留意见</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通常被视为是雇主的过失或疏忽责任的情况有( )。</p><ul><li>A:雇主提供严格的工作程序</li><li>B:雇主提供的是不称职的管理人员</li><li>C:雇员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是自己故意行为所导致的</li><li>D:对有害工种未提供相应的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li><li>E:雇主本人直接的疏忽行为</li></ul><p>答 案:BDE</p><p>解 析:通常被视为雇主的过失或疏忽责任的情况有:①雇主提供危险的工作地点、机器工具或工作程序;②雇主提供的是不称职的管理人员;③雇主本人直接的疏忽或过失行为,如对有害工种未提供相应的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等。</p><p>2、如果审计人员计划随机抽取15笔赊销业务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p><ul><li>A:系统选样法</li><li>B:属性抽样法</li><li>C:随机数表选样法</li><li>D:发现抽样法</li><li>E:变量抽样法</li></ul><p>答 案:AC</p><p>解 析:属于随机抽取15笔赊销业务,此时可以采取系统选样法、随机数表选样法,不能采用属性抽样方法,属性抽样主要是定性分析</p><p>3、下列关于审计人员鉴定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p><ul><li>A:对实物证据,不仅要核实数量,还应关注质量</li><li>B:对书面证据,不仅要核对金额,还应判别真伪</li><li>C:对口头证据,要分析提供者的陈述是否真实</li><li>D:针对一项具体审计目标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者获取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li><li>E:良好内部控制环境下产生的证据更可靠</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D项与审计人员鉴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无关,是鉴定证据的相关性时应考虑的</p><p>4、下列有关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p><ul><li>A: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li><li>B:西周时期施行的“上计制度”代表了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li><li>C:秦汉两代中央证券设“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li><li>D:元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使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li><li>E:1982年宪法规定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li></ul><p>答 案:AE</p><p>解 析:“上计制度”是秦、汉两代采用的,选项B错误。西周时期中央证券设“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选项C错误。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使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选项D错误。</p><p>5、下列有关内部控制测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p><ul><li>A: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十分健全有效时,内部控制测评可以代替实质性审查</li><li>B:内部控制测试后审计人员应根据结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再评价</li><li>C:内部控制再评价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li><li>D: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直接相关</li><li>E: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直接转入实质性审查阶段</li></ul><p>答 案:BD</p><p>解 析:选项A,不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多么健全有效,都应当选择适当方法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实质性审查,即内部控制测评不能代替实质性审查。选项C,对内部控制的在评价,是指在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内部控制测评的结果对控制风险水平做出进一步评价,而不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再评价。选项E,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应当实施控制测评而不是直接实施实质性审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