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3月09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体系内实施的社会工作。属于对狭义的医务社会工作内容的是( )。</p><ul><li>A:在社区推动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的整合</li><li>B:在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心理—社会服务</li><li>C:为促进公众健康开发社会资源</li><li>D:为预防疾病开展全民健康教育</li></ul><p>答 案:C</p><p>解 析:狭义的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保键机构中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所展开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情绪问题、获取更多的资源以及对医疗过程的适应等。C项符合狭义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p><p>2、<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重点了解救助对象无力、无助、无望的心情,并给予辅导和增能,使他们能够有信心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也能有效阻隔贫穷文化代际相传,这属于( )。</p><ul><li>A: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中的短期策略</li><li>B: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服务的宣传策略</li><li>C: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中的长期策略</li><li>D: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之前的增能策略</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救助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没有权力,缺少资源,充满无力感。增能理论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更有效地实施社会救助。增能理论认为,每位服务对象都拥有自己的权力,但是可能自身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行使的机会。社会工作者需要创造机会,提升服务对象的意识,赋予其自我改变贫困状况的权力。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增能理论和赋权理论,考生一方面需要了解这两个理论的内涵、使用范围,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及主旨。</p><p>3、社会工作者张莉对某社区的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有一些青少年整天游手好闲,对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对就业形势缺乏了解,对职业生涯缺少规划。为此,张莉设计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小组,招募到11名社区青少年参加。通过两个多月的小组活动,这批青少年的态度和行为有了改变,自信心明显增强,家长和邻居也给予充分肯定,且每个人都制订了详细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开始付诸实施。张莉在上述小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 )。</p><ul><li>A:协助者</li><li>B:咨询者</li><li>C:鼓励者</li><li>D:领导者</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化小组的目的是改变组员的态度和行为,使其更易被社会接受,发展基本的社会技巧,增强自信心,为将来制订发展规划等。在这类小组中,小组领导者常常由社会工作者担任,领导者要有较强的运用小组的技巧和知识来促进个人成长和转变的能力。本题中,张莉所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小组属于社会化小组的类型,同时其为社会工作者,因而张莉扮演的角色是领导者。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各种青少年小组的服务内容。在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可以者根据青少年的改变及其发展性需要,组织各类小组。注意每类小组的服务内容。</p><p>4、下面的案例中,属于老年人最关心和渴望的需要的是( )。</p><ul><li>A:张奶奶一直身体不好,需要药物治疗和健康照顾</li><li>B:王大叔家里是农村的五保户,今年该村大旱,颗粒无收,王大叔需要经济保障</li><li>C:李大爷已经九十高龄,最近身体越来越虚弱,开始对儿孙交代自己的身后事安排</li><li>D:已经丧偶的李大妈年过花甲,一人在家倍感孤单,希望找个老伴</li></ul><p>答 案:A</p><p>解 析:老年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社会上都具有重要的变化。老化是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老年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人的需要。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的老化有多方面的需要,在服务过程中应该对这些内容有所计划。</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要做好评估,需要采用适当和切合实际的方法,才能收到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效果。因此,在评估中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 )。</p><ul><li>A: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li><li>B: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li><li>C: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li><li>D:要切合实际需要</li><li>E:注重机构意见</li></ul><p>答 案:ABCD</p><p>2、在接案面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进行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包括( )。</p><ul><li>A:身体情况</li><li>B: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li><li>C:政府政策</li><li>D: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li><li>E:个人资料</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在接案面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进行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包括①个人资料,包括籍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状况等。②身体情况,包括对服务对象病史的了解,有无残疾、遗传病以及长期慢性疾病,目前的生理状况如何等。③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如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包括智力水平、认知能力、个性特点、自我概念、情感及行为方式等。④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状况,与朋友和同事的关系;服务对象成长的背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人之间的关系形态,父母的影响以及邻里关系等。</p><p>3、贫困大学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家庭贫困可能给他们的心理、精神、就业、学业、人际交往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减少因此带来的困扰,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某高校开展了以“让青春飞扬”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列活动中,属于教育救助服务内容有( )</p><ul><li>A:下列活动中,属于教育救助服务内容有( )</li><li>B:设立“青春飞扬”励志奖学金</li><li>C:设置“助力青春”勤工俭学岗位</li><li>D:开展“大展宏图”就业技能培训</li><li>E:建立“守护青春”贫困学生健康档案</li><li>F:举办“我的优点我知道”的主题活动</li></ul><p>答 案:ABE</p><p>解 析:国家通过教育救助的方式保障贫困家庭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需求,教育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一些地区或学校给贫困学生发放学习用品、校服,或提供免费午餐等,也属于教育救助范畴。</p><p>4、4岁的媛媛在父母离异后与爸爸一起生活,就在媛媛5岁时爸爸再婚。爸爸在家时继母对媛媛很好,因此爸爸也很感激她,但是爸爸出差不在家时继母经常会打骂媛媛,有时不给媛媛吃饭。嫒媛未获满足的需要是( )。</p><ul><li>A:生存的需要</li><li>B:发展的需要</li><li>C:受保护的需要</li><li>D:社会化的需要</li><li>E:学习的需要</li></ul><p>答 案:AB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p><p>答 案: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p><p>2、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社区委员会成员时,可否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几名监票人? </p><p>答 案:可以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监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