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3月08日

聚题库
03/08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与文字说明法和调查表法相比,审计人员利用流程图法记录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了解情况的优点是()</p><ul><li>A:形象直观,突出现有的控制点</li><li>B:可以对调查对象做出比较深入和具体的描述</li><li>C:适合记录控制环境</li><li>D:操作简便,绘制难度不大</li></ul><p>答 案:A</p><p>解 析:流程图法的优点包括:①可以将各项业务活动的职责分工、授权批准和复核验证等项的控制措施与功能完整地显示出来,并且形象直观,能够突出现有的控制点,有助于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识别系统中的不足之处;②便于随时根据业务控制程序的变化对流程图做出修改。B项属于文字说明法的优点;D项,绘制流程图需要一定的技术,尤其是较复杂的业务,绘制难度更大</p><p>2、下列各项中,不应调整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情形是</p><ul><li>A:审计机关更换审计项目实施单位</li><li>B:突发重大公共事件需要进行审计</li><li>C:被审计单位要求调整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li><li>D:被审计单位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计划无法实施</li></ul><p>答 案:C</p><p>解 析:被审计单位要求调整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不属于应调整的情形。</p><p>3、下列有关审计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p><ul><li>A:顺查法是指从检查原始凭证入手的审计方法</li><li>B:顺查法一般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资料较少的被审计单位</li><li>C:逆查法是指从分析检查财务报表入手的审计方法</li><li>D:逆查法一般适用于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li></ul><p>答 案:D</p><p>解 析:逆查法一般适用于管理基础较好的被审计单位</p><p>4、下列有关信息系统测试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p><ul><li>A:虚拟实体法是对测试数据法的改良</li><li>B:测试数据法和受控处理法所测试的数据都是虚拟的数据</li><li>C:平行模拟法的优点是不会干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运行</li><li>D:嵌入模块法只能审查事先考虑到的程序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的情况</li></ul><p>答 案:B</p><p>解 析:受控处理法采用现成的真实业务数据,好处在于不必设计虚拟数据,选项B错</p><p>5、对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推断总体状况的审计方法是( )。  </p><ul><li>A:顺查法  </li><li>B:逆查法  </li><li>C:详查法  </li><li>D:抽查法  </li></ul><p>答 案:D</p><p>解 析:选项D,根据样本推断总体,是抽查法的基本特点。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对于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p><ul><li>A:它既包括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li><li>B:它是因实施审计监督产生的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包括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和审计人员</li><li>C:它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li><li>D:也包含部分刑事责任,但不包含民事责任</li><li>E:审计法不仅赋予国家审计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权、处罚权,而且对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A项,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组成。这三种审计组织无论在机构设置、职权范围、人员安排,还是相关职责方面都有较大不同。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是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不包括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是在国家审计监督过程中发生的与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密切相关的法律责任</p><p>2、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审查时,可以采用的方式有:</p><ul><li>A:将本期计提折旧额除以期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并将该比例与上期比较</li><li>B:将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乘以本期的折旧率,分析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li><li>C: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上期比较</li><li>D:将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记录与“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的本期计提额比较</li><li>E:将本期计提折旧额除以全年销售收入并将该比例与上期比较</li></ul><p>答 案:BCD</p><p>解 析:选项A,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无法对其进行分析。选项E,本期折旧额与全年收入也没有对应关系,无法对其进行分析。</p><p>3、审计人员在审查生产成本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下列做法,其中错误的有()。</p><ul><li>A: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计价,并依材料类别按月计算和分配成本差异</li><li>B:将某项委托加工合同违约金计入生产成本</li><li>C:将一批用于职工福利的材料成本计入生产成本</li><li>D:月末将车间已领未用材料退库或办理“假退库”手续</li><li>E:将某项经营性租出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入生产成本</li></ul><p>答 案:BCE</p><p>解 析:委托加工合同违约金,计入营业外支出;用于职工福利的材料成本,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经营性租出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和当期损益。</p><p>4、为判断固定资产的总体合理性,审计人员通常可采用的分析程序有( )。</p><ul><li>A:分析本期与以前各期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li><li>B:计算固定资产总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前期比较</li><li>C:复算各类固定资产本期计提折旧额的正确性</li><li>D: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固定资产修理和维护费用</li><li>E:审查本期新增固定资产计价的合理性</li></ul><p>答 案:ABD</p><p>解 析:一般运用分析程序审查固定资产变动的总体合理性时常用的比率和变动项目包括:①固定资产总值除以全年总产量,将该比率与以前年度相比较;②比较本年度与以前各年度固定资产增加额和减少额;③比较本年度各个月份、本年度与以前各年度的修理费用;④本年度计提折旧额除以固定资产总值,将该比率与上年计算数比较;⑤分析比较各年度固定资产保险费。</p><p>5、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所使用的凭证和记录有()</p><ul><li>A:客户订货单</li><li>B:销货单</li><li>C:销售合同</li><li>D:销售发票</li><li>E:付款凭单</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中所使用的凭证和记录有:客户订货单,销货单,销货合同,发运单(发运凭证),销货发票,贷项通知单,销货日记账或明细账,销货退回、折扣及折让日记账或明细账,汇款通知书,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坏账审批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应收账款明细账,收款凭证,客户对账单,转账凭证。</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