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二级
>精选习题
>2023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2月27日
2023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2月27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测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目的才会有效,是指效度的()。</p><ul><li>A:连续性</li><li>B:相对性</li><li>C:有效性</li><li>D:绝对性</li></ul><p>答 案:B</p><p>2、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 )。</p><ul><li>A:引不起内脏感觉</li><li>B:引起不太强的内脏感觉</li><li>C:引起不规律的内脏感觉</li><li>D:引起节律性的内脏感觉</li></ul><p>答 案:A</p><p>解 析:@jin</p><p>3、HAMD可以用于()。</p><ul><li>A:躁郁症抑郁症状的评定</li><li>B:抑郁症与焦虑症鉴别</li><li>C:躁郁症焦虑症状的评定</li><li>D:抑郁症与神经症鉴别</li></ul><p>答 案:A</p><p>解 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主要用来评定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工具,为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抑郁症状他评工具。本量表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可用于抑郁症、躁郁症、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之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然而,本量表对于抑郁症与焦虑症,不能较好地进行鉴别,因为两者都有类似的项目。</p><p>4、描述声波的物理量不包括( )。</p><ul><li>A:音调</li><li>B:频率</li><li>C:振幅</li><li>D:波形</li></ul><p>答 案:A</p><p>解 析: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p><p>5、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r></p><ul><li>A:职业道德只有在接受和认可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li><li>B: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行业性,说明职业道德缺乏共性特征</li><li>C:职业道德具有激励功能,表明它能够给从业人员以强大精神动力</li><li>D:企业利益至上日益成为职业道德的主导价值观</li></ul><p>答 案:C</p><p>解 析:职业道德要求人人自觉遵守,具有鲜明的行业性,是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统 一。职业道德具有激励功能,表明它能够给从业人员以强大精神动力。社会责任至上日益成 为职业道德的主导价值观。</p><p>6、“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现象。</p><ul><li>A:社会比较</li><li>B:社会惰化</li><li>C:社会干扰</li><li>D:社会助长</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例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或称社会抑制。而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p><p>7、注意转移具有()等表现形式。</p><ul><li>A:主动主要的兴奋性增强,注意对象相对稳定</li><li>B: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注意对象相对稳定</li><li>C: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注意的对象不断的转换</li><li>D:主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注意的对象不断的转换</li></ul><p>答 案:C</p><p>解 析:注意转移是注意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指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注意稳定性降低,注意的对象不断地转换,如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注意易转移。</p><p>8、顺利、有效地完成特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 )。</p><ul><li>A:智力</li><li>B:技能</li><li>C:能力</li><li>D:知识</li></ul><p>答 案:C</p><p>解 析:顺利、有效地完成特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能力。</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BRMS评定时间的一般规定是()。</p><ul><li>A:一次评定需20分钟</li><li>B:再次评定间隔一般为2到6周</li><li>C:一次评定需30分钟</li><li>D:再次评定间隔一般为6到8周</li></ul><p>答 案:AB</p><p>解 析:略。</p><p>2、寻找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p><ul><li>A:躯体疾病</li><li>B:年龄差异</li><li>C:社会交往</li><li>D:性的差异</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在寻求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需要考虑:1)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3)考虑生理年龄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4)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p><p>3、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p><ul><li>A:必须其中有非常熟练的</li><li>B:必须都是非常熟练的</li><li>C:不能有内在的联系</li><li>D:必须有内在的联系</li></ul><p>答 案:AD</p><p>解 析: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J司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都是注意分配的例子。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否则注意的分配将是不可能的。注意分配的另一个条件是,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内在联系的活动是很难同时进行。</p><p>4、在厌恶疗法中,厌恶刺激有()。</p><ul><li>A:电刺激</li><li>B:想象刺激</li><li>C:引起不快情绪的羞辱等</li><li>D:药物刺激</li></ul><p>答 案:ABCD</p><p>5、“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p><ul><li>A:情绪发泄</li><li>B:假提问题</li><li>C:最终暴露</li><li>D:控制话题</li></ul><p>答 案:ABCD</p><p>6、阻抗可能表现在( )。</p><ul><li>A:讲话程度上</li><li>B:讲话内容上</li><li>C:讲话方式上</li><li>D:咨询关系上</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阻抗,本质上是对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阻抗在个体讲话程度上有三种表现形式,沉默、寡言和赘语,以沉默尤为突出;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会谈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控制,来表现他对心理重性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扰,常见的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等;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该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语言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它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和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这四类阻抗,可以表现为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或是个体对<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的某种敌对态度,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和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因此,它们对心理咨询师的进展起着潜在深刻的影响,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地认识阻抗,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强化求助者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关键。</p><p>7、听觉的适宜刺激包括()。</p><ul><li>A:380~780Hz的空气振动</li><li>B:特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li><li>C:16~20000Hz的空气振动</li><li>D:特定频率范围的声波</li></ul><p>答 案:CD</p><p>解 析:声波是指16~20000Hz的空气振动,这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们对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