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2月21日

聚题库
02/21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现代社区中的居民公约,各类社区中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都是社区实现()的常见形式。</p><ul><li>A:社会化的功能</li><li>B:经济的功能</li><li>C:社会控制的功能</li><li>D:社会参与的功能</li></ul><p>答 案:C</p><p>解 析:社区通过成文和不成文的规章、公约和习俗,确保其成员遵守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角色,从而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传统社区中的乡规民约,现代社区中的居民公约,各类社区中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都是社区实现社会控制功能的常见形式。现代社会中,政府、法律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也可以通过社区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p><p>2、在某小组最后一次活动中,组员小王说:“我觉得咱们挺好的,能够相互信任。现在的社会上可不是这样,咱们能延长几次吗?一想到回到现实生活,我就特别紧张,最近都失眠了。”面对组员的离别情绪,<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最宜采用的做法是()</p><ul><li>A:按原计划结束小组,将小玉的问题搁置不予处理</li><li>B:更改计划加开小组,将小玉的问题及时妥当处理</li><li>C:更改计划延长小组,将小玉的问题将由组员讨论</li><li>D:按原计划结束小组,将小玉的问题通过跟进解决</li></ul><p>答 案:D</p><p>解 析:在小组结束阶段最后一次聚会之前,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告知每一位组员小组结束的日期,让组员做好心理准备,逐渐接受即将离开小组的事实。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应该与组员一起讨论并处理他们此时内心的矛盾与伤感,以帮助他们认识到离开小组、进入现实生活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题中,D项为社会工作者最宜采用的做法。</p><p>3、在服务开展过程中,无论服务对象面临什么问题,社会工作者都愿意理解服务对象,关心服务对象问题背后的发展要求,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 )。</p><ul><li>A:接纳</li><li>B:鼓励</li><li>C:承认</li><li>D:认同</li></ul><p>答 案:A</p><p>解 析:在社会工作服务推进过程中,为了保持良好的专业合作关系,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的交往中需要做到:①接纳。无论服务对象面临什么问题,社会工作者都愿意理解服务对象,不是关注服务对象的问题,而是关心问题背后服务对象的发展要求。②无条件关怀。在服务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评价服务对象,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并且相信服务对象是可以改变的。③真诚。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对自己的感受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且愿意与服务对象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p><p>4、运用理性的方法,通过清楚了解服务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源和发展方向从而确立服务目标,并从多个服务工作方案中选取一个最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后根据社会需要而分配和动员资源,在推行服务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修改服务的运作过程被称为(  )。</p><ul><li>A:社会服务方案策划</li><li>B:社会工作规划</li><li>C:社会工作督导</li><li>D:社会服务计划</li></ul><p>答 案:A</p><p>解 析: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运用理性的方法,通过清楚了解服务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源和发展方向从而确立服务目标,并从多个服务工作方案中选取一个最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后根据社会需要而分配和动员资源,在推行服务的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情况修改服务的运作过程。</p><p>5、地区发展模式社区工作的地区发展模式认为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对此的理解不正确是(  )。</p><ul><li>A:重视过程目标并不等于排除任务目标</li><li>B:实质问题的改善或解决在地区发展模式中并不重要</li><li>C:地区发展模式强调居民要参与问题的改善或解决</li><li>D:过程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任务目标的实现</li></ul><p>答 案:B</p><p>解 析:按照社区工作目标分类,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也可以分解为两个目标:①任务目标,即完成实际的工作或解决一些特定的社区问题,如提供某些服务,争取通过一些规定来改善社区生活质量;②过程目标,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过程希望达到的目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重视过程目标并不等于排除任务目标。实际上,如果实质的问题得不到改善或解决,过程目标也不能达到成效。因此,两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且互相促进的。</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为及时发现和救助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某市社会救助站启动了“街头巡回流动救助月”项目。项目结束后,救助站从下列各方面进行评估,其中属于过程评估的有( )。</p><ul><li>A:救助活动的社会影响力</li><li>B:流浪乞讨人员对服务的满意度</li><li>C:求助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情况</li><li>D:主要求助工作的完成情况</li><li>E:救助活动是否按预定日期进行</li></ul><p>答 案:CDE</p><p>解 析:过程评估主要关注方案实施过程中服务对象情况、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资源使用、经费支出以及方案执行是否如期进行等;效果评估主要评估方案实施后的效果。</p><p>2、在社会工作的领域中,困难人群在社会救助中得到的服务包括( )。</p><ul><li>A:免除疾病</li><li>B:安排就业</li><li>C:免于饥饿</li><li>D:提供心理辅导</li><li>E:提供政策帮助</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及社会关系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是政府对其成员生存权利最基本的保护。社会救助首要的是向困难人群发放食物、生存物资和金钱,以保障他们免于饥饿、疾病,保障其生命安全。除此之外,还应该向他们提供政策的、心理的帮助,增强他们应对生存困境的能力。</p><p>3、在现代社会,对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及精神关照、支持老年人正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越来越成为( )的重要责任。</p><ul><li>A:社区</li><li>B:政府</li><li>C:家庭</li><li>D:社会</li><li>E:企业</li></ul><p>答 案:BD</p><p>解 析:在传统社会,老年人生活中遇到问题是由家庭、邻里、社区予以解决的。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家庭小型化、社会流动频繁、人们寿命的延长以及公民权利的发展,对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及精神关照、支持老年人正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越来越成为政府和社会的重要责任。</p><p>4、在下列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活动中,体现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的有(  )。</p><ul><li>A:将服务对象看成是工作中的重要伙伴</li><li>B:工作中应当认同服务对象的价值观</li><li>C:使用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li><li>D: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li><li>E:可以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li></ul><p>答 案:A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当接纳服务对象的价值观,而不是认同,8选项不选;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要注重个别化原则,C选项不选;除非万不得已,即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由社会工作者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E选项不选。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的各项表现。</p><p>5、某社区多年存在停车混乱的问题,大部分居民对此意见很大,多次要求社区居委会予以解决,经与部分居民骨干商议,居委会准备发动居民参与讨论并制定《社区文明停车公约》,经社会工作者小郭单独负责动员居民参与这次大会,在这种情况下,小郭可以采用的适当动员手法有(  )。</p><ul><li>A:逐户拜访居民</li><li>B:对居民骨干进行家访</li><li>C:在小区门口设置宣传展板</li><li>D:社区广播</li><li>E:准备小礼物吸引居民</li></ul><p>答 案:BCD</p><p>解 析:群众的教育和动员是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居民的参与可以加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也有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如果社区内已经形成一些团体和组织,社会工作者可以召集所有的社区团体和组织的负责人开会,由各团体和组织用各自的方式动员成员参与。当社区各团体和组织自身的联络能力较强时,这个方法能够快捷有效的动员群众,间接接触途径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展架、广告、宣传册、海报、横幅等途径将信息传递给群众,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与直接接触途径相比,间接接触途径对人力的要求较少,当信息简单明了而且覆盖面比较大的时候,这是一种低成本效率的方法。题中,小张单独负责,适当的动员手法有对居民骨干进行家访,在小区门口设置宣传展板,社区广播。</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