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2月19日

聚题库
02/19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通过与各类社区居民面对面的谈话,能深入了解社区的需要,而且访问过程也较容易与社区居民建立关系,运用的方法是()。</p><ul><li>A:观察法</li><li>B:统计法</li><li>C:社区普查方法</li><li>D:访问法</li></ul><p>答 案:D</p><p>解 析:访问法通过与各类社区居民面对面的谈话,能深入了解社区的需要,而且访问过程也较容易与社区居民建立关系。</p><p>2、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  )。    </p><ul><li>A:存在主义</li><li>B:现象学</li><li>C:叙事主义</li><li>D:实证主义</li></ul><p>答 案:D</p><p>解 析:定量研究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手段,注重变量的操作与测量,收集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问卷调查、实验研究都是定量研究的常用方法。</p><p>3、小强近期迷恋手机游戏,无心学习。班主任向<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张求助。与小强交谈几次后,小张对影响其行为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作出了专业分析和判断。根据上述情况,小张运用的诊断方式是( )。</p><ul><li>A:缘由诊断</li><li>B:临床诊断</li><li>C:分类诊断</li><li>D:心理动态诊断</li></ul><p>答 案:C</p><p>解 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①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②缘由诊断,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③分类诊断,是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题中,社会工作小张对影响小强行为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作出了专业分析和判断,是对小强的分类诊断。</p><p>4、社会福利、公民参与、社会与政治行动等内容属于()。</p><ul><li>A: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li><li>B: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li><li>C: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li><li>D: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li></ul><p>答 案:C</p><p>解 析: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社会福祉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专业实践始终对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道义承担。每一个社会工作者都应在专业范围内,各尽所责,尽心尽力,为推动社会变迁及发展和促进社会正义而不懈努力。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有促进整体社会福利、鼓励公民参与和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三方面。</p><p>5、下列陈述中,属于问卷结构中指导语的是( )。</p><ul><li>A:本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您的信息仅做研究之用,不会被公开</li><li>B: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随机抽样,您被选中参加本调查</li><li>C:选择答案“2”的,请直接跳至第5题</li><li>D:访问结束,谢谢您的合作</li></ul><p>答 案:C</p><p>解 析:指导语即告诉被填者如何填写问卷。</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结案时采取的最常用的形式有( )。</p><ul><li>A:变化联系的方式</li><li>B:直接告诉服务对象</li><li>C: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li><li>D:拒绝一切活动服务</li><li>E:通过第三者间接告诉服务对象</li></ul><p>答 案:ABC</p><p>解 析:结案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最常用的有三种①直接告诉服务对象。在最后一次服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根据双方商讨的结果直接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②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让服务对象逐渐适应个案工作的结束。③变化联系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个案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把面对面的直接服务转变成非面对面的一般帮助。</p><p>2、个案服务工作中,所谓评估是指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它的主要内容涉及()。</p><ul><li>A: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li><li>B: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li><li>C: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li><li>D:服务介入的人员、时间</li><li>E:服务介入的经费</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所谓评估是指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它的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①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包括哪些方面得到了改善、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改善以及改善的程度;②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哪些工作目标实现了、哪些工作目标没有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③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包括服务介入的人员、时间、经费以及其他资源等。</p><p>3、社会政策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具体体现在( )。</p><ul><li>A:社会政策行动要兼顾公平与效率</li><li>B:通过社会政策行动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li><li>C:当代社会政策可以与社会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效用最大化</li><li>D:社会政策行动可以通过其合理的制度设计而兼顾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li><li>E:经济目标高于社会目标,是社会目标的基础</li></ul><p>答 案:ABD</p><p>解 析:社会政策要兼顾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方面,社会政策行动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另一方面,社会政策行动可以通过其合理的制度设计而兼顾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社会政策行动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p><p>4、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包括( )。</p><ul><li>A:恢复弱化的功能</li><li>B: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li><li>C:促进人的发展</li><li>D: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li><li>E: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社会工作有对服务对象和对社会两个层面的功能,其中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包括①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②恢复弱化的功能;③促进人的发展;④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p><p>5、社会工作者小吴最近筹划一个施暴者矫治小组,在设计小组活动时,他需要考虑( )的因素。</p><ul><li>A:治疗性</li><li>B:组员的情绪和行为特点</li><li>C:自愿性与自助性</li><li>D:适合性与可行性</li><li>E:组员的性别与年龄</li></ul><p>答 案:ABDE</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