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2月14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关于企业品牌,正确的认识是()。</p><ul><li>A:品牌是依靠大规模广告宣传出来的</li><li>B: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本</li><li>C:品牌形象树立起来以后,自然会长久维持</li><li>D:品牌的建立与员工个人不存在直接关系</li></ul><p>答 案:B</p><p>解 析:品牌是公司实力的表现。</p><p>2、“内隐致敏法”指的是()。</p><ul><li>A:合理情绪想象技术</li><li>B:厌恶疗法中的想象刺激</li><li>C:想象冲击疗法</li><li>D:系统脱敏法的脱敏过程</li></ul><p>答 案:B</p><p>3、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p><ul><li>A:工作是一个牢笼,要自由,就必须打破这个牢笼</li><li>B:劳动已经演变为人的本能,人不劳动反而难以忍受</li><li>C:劳动之中内在地蕴涵着快乐,应当用心体会</li><li>D:不能不把工作当回事,也不能太把工作当回事</li></ul><p>答 案:C</p><p>解 析:忙碌的工作,虽然会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劳动可以让人们体会到成就的满足,从而得到快乐。</p><p>4、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 )。</p><ul><li>A:巴甫洛夫条件反射</li><li>B:操作条件反射</li><li>C:经典条件反射</li><li>D:工具条件反射</li></ul><p>答 案:C</p><p>5、在识别病因时,对于有眍体疾病的求助者,应该()。</p><ul><li>A:确定疾病与行为之间有无因果关系</li><li>B:体检</li><li>C:确定疾病所造成的行为异常的特征</li><li>D:转介</li></ul><p>答 案:A</p><p>解 析:识别病因是指寻找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对于来访的求助者,首先要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对于有躯体疾病的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p><p>6、对SCL-90的因子分和廓图进行分析时,可以得到的结果是()。</p><ul><li>A:完全不能反映咨询效果</li><li>B:反映受测者的具体症状群特点</li><li>C:以总分反映症状严重程度</li><li>D:以总分的变化反映症状的演变</li></ul><p>答 案:B</p><p>7、测量的效度除受随机误差影响外,还受( )的影响。</p><ul><li>A:随机效应</li><li>B:概化理论</li><li>C:系统误差</li><li>D:相关系数</li></ul><p>答 案:C</p><p>8、关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正确的说法是()。</p><ul><li>A:分为城市式和农村式两种</li><li>B:包含两个备用分测验</li><li>C:测验时一般先做言语测验</li><li>D:必须做完12个分测验</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阻抗可能表现在( )。</p><ul><li>A:讲话程度上</li><li>B:讲话内容上</li><li>C:讲话方式上</li><li>D:咨询关系上</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阻抗,本质上是对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阻抗在个体讲话程度上有三种表现形式,沉默、寡言和赘语,以沉默尤为突出;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会谈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控制,来表现他对心理重性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扰,常见的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等;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该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语言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它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和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这四类阻抗,可以表现为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或是个体对<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的某种敌对态度,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和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因此,它们对心理咨询师的进展起着潜在深刻的影响,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地认识阻抗,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强化求助者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关键。</p><p>2、合理情绪疗法中,常用的行为技术包括( )。<br></p><ul><li>A:系统脱敏</li><li>B:RET自助表</li><li>C:放松训练</li><li>D:自我管理程序</li></ul><p>答 案:ACD</p><p>解 析:合理情绪疗法中常用的行为技术包括: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放松训 练、系统脱敏等。自我管理程序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 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停留于此”是鼓励求助者呆在某个不希望的情境 中,以对抗逃避行为和糟糕至极的想法。</p><p>3、在压力作用后,出现滞后型临床症状,是由于潜在的模糊观念( )。</p><ul><li>A:因类似情境出现而被还原</li><li>B:因被赋予新意义而明朗化</li><li>C:再次发生效用并重新隐藏了起来</li><li>D:再次发生效用并表现在临床相上</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 ——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迷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 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获得新意义的模糊观 念明朗化,于是再次发生效用。一旦表现在临床相上,便形成滞后型的临床相。</p><p>4、在求助者中心疗法中,自我概念指求助者()。</p><ul><li>A:对自己错误观念的认识</li><li>B:如何看待自己</li><li>C:对自己的批评</li><li>D: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li></ul><p>答 案:BD</p><p>解 析: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非常重视人的自我概念,但自我概念不同于自我。自我是指求助者真实的本体,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p><p>5、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 )。</p><ul><li>A: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li><li>B:一旦发生就会持续产生影响</li><li>C:是少数人存在的社交情绪</li><li>D:常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嫉妒情绪的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和普遍性。?</p><p>6、神经衰弱的精神易兴奋可表现为( )。</p><ul><li>A:情感高涨</li><li>B:联想增多</li><li>C:感觉过敏</li><li>D:运动增多</li></ul><p>答 案:BC</p><p>解 析:精神易兴奋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这是一种主观体验,病人感到分心和控制不住,但不伴有言语运动增多,因此不同于轻躁狂的心情高涨和精神运动型 兴奋。精神易兴奋的另一种表现是感觉过敏。</p><p>7、症状夸大模式量表中现对较低的量表是( )。</p><ul><li>A:Q量表</li><li>B:F量表</li><li>C:L量表</li><li>D:K量表</li></ul><p>答 案:C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