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5月10日

聚题库
05/10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幼儿每次在吃水果之前,家长都要求他(她)先去洗手,然后再拿水果,重复多次之后,幼儿再看到水果,即使没有家长提醒,也会自己先去洗手。这符合(  )的原理。</p><ul><li>A:观察学习</li><li>B:模仿学习</li><li>C:古典制约</li><li>D:操作制约</li></ul><p>答 案:C</p><p>解 析:行为或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模式有三种①古典制约,古典制约涉及儿童的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例如食物的香味和父母准备晚餐的声音,可能是引起儿童饥肠辘辘的刺激。②操作制约,是指在适当的反应出现时给予奖励的一种学习和行为反应方式。③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儿童还以观察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与制约的学习模式相互增加与互补。题中,儿童形成了水果——洗手的刺激关联,是古典制约模式。故本题选C。</p><p>2、为解决某村卫生环境差的问题,某村<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赵组织村民召开了议事协商会议,但效果不佳。经了解,小赵发现部分村民没有经验,也缺少参与讨论的技巧,这说明影响这些村民参与的因素是()。  </p><ul><li>A:参与价值</li><li>B:参与意愿</li><li>C:参与能力</li><li>D:参与需求</li></ul><p>答 案:C</p><p>解 析:参与能力参与能力可能受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知识与技巧。参与各种会议需要具备有关开会的知识和参与讨论的技巧,如果社区居民没有参与经验,又缺乏有关的组织技巧及决策的相关知识等,就会阻碍其参与社区事务。</p><p>3、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领域之一。下列家庭社会工作的说法,正确是(  )。</p><ul><li>A:家庭社会工作就是家庭治疗</li><li>B: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截然不同</li><li>C:家庭社会工作是家庭治疗的一个分支</li><li>D: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li></ul><p>答 案:D</p><p>解 析: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很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起源不同;②关注焦点不同;③工作理念不同;④专业关系不同。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服务领域的相互影响;②服务模式的相互影响;③工作人员的相互影响。</p><p>4、老李的妻子在老李中年时就去世了,为了孩子老李一直没有再找对象,现在孩子成家立业了,老李也退休了,老李想找一个老伴陪自己安度晚年,孩子也很支持。这体现了老年人的(  )需要。</p><ul><li>A:健康维护</li><li>B:婚姻家庭</li><li>C:就业休闲</li><li>D:身后事宜安排</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 长期遭受婚姻暴力的妇女会认为自己应该对施暴者的行为负责,有严重的罪恶感和心理压力。逐渐将暴力行为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否定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够摆脱暴力。导致遭受的婚姻暴力周期性发生。上述现象可概括为“受虐妇女综合征”,其特征包含(  )。 </p><ul><li>A:低自尊</li><li>B:以暴制暴</li><li>C:暴力循环</li><li>D:暴力转移</li><li>E:暴力正常化</li></ul><p>答 案:ACE</p><p>解 析: 受虐妇女综合征的特征包括:低自尊、暴力循环和暴力正常化。故答案选ACE。<br>知识点:针对伤害妇女行为的干预<br><br><br> </p><p>2、 小莹,12岁,患唇腭裂,性格内向,自卑。小莹父母想给小莹做手术,但手术周期长,费用高,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为了帮助小莹,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有(  )。 </p><ul><li>A:保护性服务</li><li>B:替代性服务</li><li>C:支持性服务</li><li>D:家庭服务</li><li>E:个案辅导</li></ul><p>答 案:CE</p><p>解 析: 在具体的儿童社会工作中,对特殊儿童的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这类服务又可以分为:①支持性服务,是指通过提高儿童所处环境(通常是指其家庭)的功能,强化照料者的能力,以促进儿童的发展。通过家庭工作或者以个案及小组方法予以支持。②保护性服务,是指通过介入外部监督或者强制等方式,防止儿童被虐待、忽视和剥削。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侵害发生的可能,或者制止已经发生的侵害。③补充性服务。是通过专业介入对儿童境遇中存在的某些薄弱或者缺失环节,以适当的增强。④替代性服务,是通过改变儿童生存环境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保护。题中,针对小莹的情况,可以对其进行支持性服务和个案辅导。知识点: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br><br><br><br> </p><p>3、老丁的妻子长期卧病在床,孩子正上初中,一家人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与老丁当保安的收入维持生活。最近,老丁因公司解散而失业在家。老丁想寻找比做保安收入更高的工作,但一直未能如愿,老丁因此心情烦躁,常对儿子发脾气。为了帮助老丁家,社会工作者小李开展了下列服务,其中属于就业救助的有()  </p><ul><li>A:帮助老丁调整自我认知</li><li>B:帮助老丁儿子募集助学金</li><li>C:帮助老丁链接就业资源</li><li>D:协助老丁家申请医疗救助</li><li>E:帮助老丁改善亲子关系</li></ul><p>答 案:AC</p><p>解 析:就业救助是指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岗位安置等办法,帮助其实现就业。如果低保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政府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调整老丁自我认知也有助于就业的顺利进行。故选AC。</p><p>4、燕女士被人贩子拐卖后,被解救回来,每次出门总会受到周围人背后的指指点点,公婆对他态度也不好了,在外地打工的丈夫也对她冷嘲热讽,燕女士内心特别难过,找到社会工作者诉说,社会工作者恰当的做法是()  </p><ul><li>A:疏导燕女士的情绪</li><li>B:让她去丈夫打工的地方躲一躲</li><li>C:和燕女士的公婆,丈夫进行沟通,改变对燕女士的态度</li><li>D:做好社区的宣教工作,改变对拐卖人员的歧视</li><li>E:劝说燕女士要忍一忍</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拐卖妇女的介入策略:要从根本上治理拐卖妇女的问题,一方面需要修改和完善法律中涉及打击拐卖妇女犯罪行为的有关条文,加大打击犯罪行为的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在政府、社会、社区、家庭以及个人层面开展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以便更有效地改善被拐卖、被拐骗妇女在拐出地和拐入地的生存与发展,有效地减少和遏制拐卖妇女现象的发生。但目前对这一问题的治理仅局限于公安打击、妇联救助上,公安机关解救被拐妇女后,当事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如何康复,如何开始新的生活,她的家人和社区如何对待她等,则需要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后续的跟进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在此领域中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p><p>答 案: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p><p>2、临时教助的范围是什么?</p><p>答 案:(1)子女就学困难的;(2)因患病或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3)因家庭生活困难换季需要救助的;(4)重大节日需要救助的;(5)因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需要救济的灾民不适用本办法,直接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救济方案,组织开展救灾工作。</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