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5月1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在对象和方法上不同。 ( )</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象不同。专政的对象是敌人,而民主的对象是人民。(2)方法不同。对敌人使用专政手段,而对人民实行民主的方法。故本题说法正确。</p><p>2、公安机关接到有关公民的报案后,应当按照管辖予以立案。</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并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故本题说法错误。</p><p>3、关于刑法的规定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我国刑法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p><p>答 案:对</p><p>解 析:法的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坚持“法不溯及既往”原则,这一原则也是各国通行的法律原则。但这个原则也有例外,特别是在刑法中。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罪轻的,可以适用新法。故本题正确。</p><p>4、治安行政强制,是指公安机关在依法进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实施治安行政处罚时,为达到使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或接受处罚的目的,对不履行法定义务或不服从治安行政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强制手段。</p><p>答 案:对</p><p>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p><p>答 案:错</p><p>解 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考虑到现场管制权对社会影响较大,因此规定是“和”即两者并存的关系,并不是“或”即可选择的关系。</p><p>6、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应当向刑讯逼供或者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任他人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p><ul><li>A:V</li><li>B:X</li></ul><p>答 案:对</p><p>7、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 )</p><p>答 案:错</p><p>解 析: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而维护国家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p><p>8、《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无须履行职责。()</p><p>答 案:错</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这是法律明确赋予人民警察的特殊责任义务。</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公安机关要有力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的严重犯罪活动。</p><ul><li>A:经济领域</li><li>B:社会领域</li><li>C:文化领域</li><li>D:政治领域</li></ul><p>答 案:A</p><p>解 析:经济犯罪是非暴力犯罪,犯罪分子往往通过欺诈手段获取大量非法利益,不仅损害公民个人利益,而且侵害了国家和集体利益,更严重的会危害国家的经济基础,进而影响国家政权,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盗窃、杀人等刑事案件。</p><p>2、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p><ul><li>A:国家权力机关</li><li>B:司法机关</li><li>C:公安机关</li><li>D:监察机关</li></ul><p>答 案:C</p><p>解 析:督察监督、法制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p><p>3、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称为热带气旋。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掀起巨浪、引发风暴潮。随着它的移动和登陆,给所经洋面上的船只和陆地上的农田、房屋等造成极大的破坏。国际上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岀现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12级以上的热气旋通称为()。</p><ul><li>A:强热带风暴</li><li>B:热带低压</li><li>C:台风</li><li>D:飓风</li></ul><p>答 案:C</p><p>4、人民警察不得参加以反对国家为目的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这是对人民警察()方面所做的要求。</p><ul><li>A:政治纪律</li><li>B:组织纪律</li><li>C:行动纪律</li><li>D:工作纪律</li></ul><p>答 案:A</p><p>解 析:从题干“集会、游行、示威”不难判断属于政治范畴。</p><p>5、朱某和冯某是同村村民,因琐事发生口角,冯某仗势纠集多人将朱某狠揍一顿,朱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一日,朱某见冯某8岁的儿子甲在村头玩耍,便回家让11岁的儿子乙拿着弹弓到村头射击甲的眼睛,乙听从父命,将甲的左眼射伤,导致甲左眼失明。对于朱某的行应为:</p><ul><li>A:以故意伤害罪处罚</li><li>B:以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处罚</li><li>C:以传授犯罪方法罪处罚</li><li>D:因乙不满14周岁,故对朱某不予处罚</li></ul><p>答 案:A</p><p>解 析:A项当选,D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1年)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该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本题中,朱某儿子仅11岁,不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朱某是本次故意伤害的间接正犯,应对其以故意伤害罪处罚。B项不选。教唆罪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而是行为人教唆他人实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论处。C项不选。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故意使用各种手段将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的行为。传授犯罪方法罪仅是向他人教授犯罪的方法,并不要求必须使他人产生实施具体犯罪的意图,而教唆犯罪则是要通过教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因此,朱某不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故本题选A。</p><p>6、人民法院对于公开审判的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p><ul><li>A:十日</li><li>B:七日</li><li>C:五日</li><li>D:三日</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故本题选D。</p><p>7、执法为民,就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p><ul><li>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li><li>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li><li>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li><li>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li></ul><p>答 案:B</p><p>8、据《国家赔偿法》,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公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赔偿金最高额为()。</p><ul><li>A: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li><li>B: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8倍</li><li>C: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li><li>D: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li></ul><p>答 案: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建立的公安保卫组织主要有()。</p><ul><li>A:中央特科</li><li>B:国家政治保卫局</li><li>C:社会部</li><li>D:东北公安部</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1919年到1949年间。我党建立的公安保卫组织有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社会部、哈尔滨市公安局、华北局社会部、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东北公安部。故本题答案为ABCD</p><p>2、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相关规定,督察机构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下列哪些活动进行现场督察?( )</p><ul><li>A: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li><li>B: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li><li>C: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的情况,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li><li>D: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4条规定,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下列事项,进行现场督察:(1)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2)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3)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的情况;(4)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5)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6)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7)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8)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9)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10)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故选项ABCD都属于现场督察的范围。</p><p>3、以下哪些项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 )</p><ul><li>A: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li><li>B: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业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li><li>C: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li><li>D:近代警察强调法制</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古代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行政官吏、军队、审判机关分别行使的。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古代警察则军警不分,警政合一,没有专门的组织。第三,近代警察强调法制。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所以ABCD都是对的。</p><p>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是()。</p><ul><li>A:保证政令统一</li><li>B:树立公安民警良好形象</li><li>C:保证民警不徇私枉法</li><li>D:发挥队伍战斗力</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包括对内对外两部分四个要点,但和民警徇私枉法没有必然的联系。</p><p>5、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p><ul><li>A:拘传</li><li>B:取保候审</li><li>C:传唤</li><li>D:拘留</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按照强制的力度由低到高分别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传唤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使用传票的形式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自行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询问或审理,性质等同于通知,不具有强制性;而拘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不愿到案接受讯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因此,C项不入选。</p><p>6、未经审査和批准,不得从其它信息网上()到公安网。</p><ul><li>A:下载</li><li>B:转发</li><li>C:粘贴</li><li>D:篡改</li></ul><p>答 案:ABC</p><p>7、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p><ul><li>A:立案监督</li><li>B:执行监督</li><li>C:审查起诉</li><li>D:审查批捕</li><li>E:侦查监督</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检察监督制度有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侦查监督和执行监督共五种。</p><p>8、犯罪嫌疑人正在实施()行为时,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p><ul><li>A:持枪抢劫路人</li><li>B:携带炸药劫机</li><li>C:入屋盗窃</li><li>D:电信诈骗</li><li>E:持枪劫持火车</li></ul><p>答 案:ABE</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九条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一)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二)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三)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四)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A项中的情形属于本条第(四)项的情形,B、E两项中的情形属于本条第(二)项的情形,人民警察可以依法使用武器。故本题选ABE。</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人民警察遇有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应当如何使用武器?</p><p>答 案: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p><p>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规定的处分的种类有6种,分别是什么?</p><p>答 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p><p>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什么机构监制?</p><p>答 案:公安部。</p><p>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应当怎么处理?</p><p>答 案: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p><p>5、根据有关规定,人民警察有哪些情形,应当予以辞退?</p><p>答 案: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不遵守人民警察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p><p>6、通过内务建设,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要养成的优良警风是什么?</p><p>答 案:(1)公正廉明;(2)英勇善战;(3)无私无畏;(4)雷厉风行;(5)刚正不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