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公司信贷
>精选习题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公司信贷》每日一练试题05月08日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公司信贷》每日一练试题05月0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外部评级是商业银行计量风险成本(预期损失)和经济资本(非预期损失)必不可少的基础。
</p><p>答 案:错</p><p>解 析:内部评级是计量风险成本(预期损失)和经济资本(非预期损失)必不可少的基础。</p><p>2、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从净利润中计提的,用于部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
</p><p>答 案:错</p><p>解 析:一般准备,是指金融企业运用动态拨备原理,采用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计算风险资产的潜在风险估计值后,扣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从净利润中计提的、用于部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金是金融企业针对贷款所计提的一种资产减值准备。</p><p>3、在项目的财务评估中,项目基础财务数据评估是指项目盈利能力及还款能力的评估
</p><p>答 案:错</p><p>解 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估:采用规范的方法,计算反映项目盈利能力和还款能力的相关指标,分析项目的还款资金来源,了解项目的盈利能力和还款能力。</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银行在进行利润表分析时,从利润总额出发,减去(),得出当期净利润。</p><ul><li>A:所得税</li><li>B:营业费用</li><li>C:主营业务成本</li><li>D:投资净收益</li></ul><p>答 案:A</p><p>解 析:企业利润总额减去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即为净利润。</p><p>2、内部评级高级法下债项评级的核心内容是开发( )模型。
</p><ul><li>A:EL</li><li>B:PD</li><li>C:LGD</li><li>D:EAD</li></ul><p>答 案:C</p><p>解 析:LGD模型开发是债项评级的核心内容。</p><p>3、如果某公司的固定资产使用率(),就意味着投资和借款需求很快将会上升,具体由()决定。
</p><ul><li>A:小于20%或30%,行业技术变化比率</li><li>B:小于20%或30%,设备使用年限</li><li>C:大于60%或70%,行业技术变化比率</li><li>D:大于60%或70%,设备使用年限</li></ul><p>答 案:C</p><p>解 析:如果一个公司的固定资产使用率大于60%或70%,这就意味着投资和借款需求很快将会上升,具体由行业技术变化比率决定。</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在签订贷款合同时,商业银行通常要求借款人在合同中对贷款相关的重要内容做出承诺,通常包括( )
</p><ul><li>A:配合商业银行开展的相关检查</li><li>B: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时通知商业银行</li><li>C:发生影响其偿债能力的重大事项时通知商业银行</li><li>D:向商业银行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li><li>E:发生股权转让、公司分立等重大事项时通如商业银行</li></ul><p>答 案:ACD</p><p>解 析: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在合同中对与贷款相关的重要内容作出承诺,承诺内容应包括:贷款项目及其借款事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向贷款人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材料;配合贷款人对贷款的相关检查;发生影响其偿债能力的重大不利事项及时通知贷款人;进行合并、分立、股权转让、对外投资、实质性增加债务融资等重大事项前征得贷款人同意等。</p><p>2、根据我国财政部现行规定,可使用的固定资产快速折旧法有()。
</p><ul><li>A:年数总和法</li><li>B:双倍余额递减法</li><li>C:工作量法</li><li>D:直线折旧法</li><li>E:平均年限法</li></ul><p>答 案:AB</p><p>解 析: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是通常采用的两种快速折旧法。</p><p>3、企业无形资产包括()
</p><ul><li>A:待摊费用</li><li>B:土地使用权</li><li>C:递延资产</li><li>D:商标权</li><li>E:专利权</li></ul><p>答 案:DE</p><p>解 析: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著作权、期权等。商标权也是无形资产</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完成以下项目利润和现金流量测算。(单位:万元)(在带有底色的单元格处填写)</p><p>答 案:<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106/2560d553c5c921c.png" width="552" /></p><p>解 析:年固定成本=年折旧额=(1000-0)/5=200(万元),以下计算各年现金流时折旧额不作为现金流出。
第一年税前利润=300×(1-50%)-200=-50(万元),税前项目现金流=300×(1-50%)=150(万元);
第二年税前利润=400×(1-50%)-200=0(万元),税前项目现金流=400×(1-50%)=200(万元);
第三年税前利润=600×(1-50%)-200=100(万元),税前项目现金流=600×(1-50%)=300(万元);
第四年税前利润:700×(1-50%)-200=150(万元),税前项目现金流=700×(1-50%)=350(万元);
第五年税前利润=500×(1-50%)-200=50(万元),税前项目现金流=500×(1-50%)=250(万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