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4月3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次跃上新台阶。</p><p>答 案:对</p><p>解 析: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次跃上新台阶。故本题说法正确。</p><p>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是并列关系。</p><p>答 案:错</p><p>解 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原因如下:(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内涵丰富、系统的科学理论,多方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多更直接的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坐在屋子里靠凭空想象进行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精辟概括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世情、国情和党情的过程中进行的。(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所形成的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p><p>3、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p><p>答 案:错</p><p>解 析:(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首要对象。(2)帝国主义通过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操纵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残酷地镇压革命,阻碍了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政治进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的第二步是()
</p><ul><li>A: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li><li>B: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li><li>C: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li><li>D: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li></ul><p>答 案:D</p><p>解 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p><p>2、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
</p><ul><li>A:精神生产活动</li><li>B: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li><li>C:科学研究活动</li><li>D:阶级斗争</li></ul><p>答 案:B</p><p>解 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活动都属于实践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种: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③科学实验活动。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一切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离开物质生产实践,其他社会实践便无从谈起。</p><p>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p><ul><li>A: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li><li>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li><li>C: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li><li>D: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3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认真落实________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p><ul><li>A:节水优先</li><li>B:空间均衡</li><li>C:系统治理</li><li>D:两手发力</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故本题答案为ABCD。</p><p>2、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指出,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重新组建:
</p><ul><li>A:中央金融委员会</li><li>B:中央科技委员会</li><li>C:中央社会工作部</li><li>D: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指出,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1)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2)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作为党中央派出机关。(3)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省级党委科技领域议事协调机构结合实际组建。(4)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国家信访局。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5)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作为党中央办事机构。故本题答案为ABCD。</p><p>3、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强调,按照()的战略路径,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p><ul><li>A:夯实基础</li><li>B:赋能全局</li><li>C:强化能力</li><li>D:优化环境</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强调,按照夯实基础、赋能全局、强化能力、优化环境的战略路径,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故本题答案为ABCD。</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毛泽东是怎样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的?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p><p>答 案: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原因:(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正是运用和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实事求是是体现、贯穿、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活的灵魂。(3)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4)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