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交通运输类》每日一练试题04月3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距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p><p>答 案:错</p><p>解 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距离没有关系,跟物体大小相等。故题干说法错误。</p><p>2、冲茶所用的热水具有内能,凉水不具有内能
</p><p>答 案:错</p><p>解 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冲茶所用的热水或凉水都具有内能。故题干说法错误。</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10 Ω和20 Ω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p><ul><li>A:6.7Ω</li><li>B:10 Ω</li><li>C:20 Ω</li><li>D:30 Ω</li></ul><p>答 案:D</p><p>解 析:R<sub>串</sub>=R<sub>1</sub>+R<sub>2</sub>=10Ω+20Ω =30Ω。故选D。 二、判断题
</p><p>2、下列哪个不属于特种用途的车辆?()</p><ul><li>A:餐车</li><li>B:卫生车</li><li>C:文轿车</li><li>D:邮政车</li></ul><p>答 案:A</p><p>解 析:客车分为运送旅客、为旅客服务和特殊用途三种。其中,餐车属于为旅客服务的车辆,除此之外,行李车也属于为旅客服务的车辆。</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如图是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以波源S1、S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S1的振幅A1=3cm,S2的振幅A2=2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7/1864b660454511e.png" />
</p><ul><li>A:质点D是振动减弱点</li><li>B:质点A、D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10cm</li><li>C:再过半个周期,质点B、C是振动加强点</li><li>D:质点C的振幅为1cm</li><li>E:质点C此刻以后将向下振动</li></ul><p>答 案:BDE</p><p>解 析:A、两个波源的振动步调一致,图中AD到两个波源路程差为零,是振动加强点,而BC是波峰与波谷相遇,是振动减弱点,故A错误;B、图示时刻,质点A的位移为+3cm+2cm=+5cm,质点D的位移为-3cm-2cm=-5cm,故质点A、D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10cm,故B正确;C、振动的干涉图象是稳定的,AD一直是振动加强点,而BC一直是振动减弱点,故C错误;D、质点C是振动减弱点,振幅为3cm-2cm=1cm,故D正确;E、质点C是振动减弱点,此刻在上方最大位移处,故质点C此刻以后将向下振动,故E正确;故选:BDE</p><p>2、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小圆盘A,带电量为Q,电势为零,从盘心处О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于电场的作用,小球竖直上升的高度可达盘中心竖直线上的c点,oc=h,又知道过竖直线上的b点时,小球速度最大,由此可知在Q所形成的电场中,可以确定的物理量是()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7/1964b742f6b2528.png" />
</p><ul><li>A:b点场强</li><li>B:c点场强</li><li>C:b点电势</li><li>D:c点电势</li></ul><p>答 案:A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党的十八大以来,“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有所改观,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还存在明显浪费现象,如企事业机关、学校食堂,宴席的酒桌上,依然留下无数“未光之盘”。对此,你怎么看?</p><p>答 案:①树立正确的就餐意识,不和他人攀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②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③做光盘行动的宣传员,积极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光盘<br />行动。(言之有理即可)</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中有一个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大小为20N。若去掉这个力,其余两个力的大小为____N,方向____。
</p><p>答 案:20N,方向水平向左</p><p>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电荷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创生,它们只能是(),或者是()。这个结论叫作电荷守恒定律。
</p><p>答 案: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p><p>解 析:电荷守恒定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