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4月27日

聚题库
04/27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MMP1是采用()编制的客观化测验。</p><ul><li>A:因素分析法</li><li>B:总加评定法</li><li>C:经验效标法</li><li>D:理论推演法</li></ul><p>答 案:C</p><p>解 析:MMPL是明尼苏达大学哈特卫(S.R.Hathaway)和麦金利(J.C.MCkinley)根据经验效标法编制而成的自陈量表。编制之初,首先从大量病史、早期出版的人格量表及咨询师笔记中收集上千题,然后将这些题目施测于正常人与病人被试者,并比较两组人对题目的反映,如果两组题目的反映确有差别,则该题保留,反之则予以淘汰。按此原则,最终选择出550个题目。</p><p>2、可以造成破坏性压力的事件是:</p><ul><li>A:空难</li><li>B:旅游</li><li>C:失恋</li><li>D:迁居</li></ul><p>答 案:A</p><p>3、若人格类型为中间型,则EPQ各量表T分的范围是( )。</p><ul><li>A:5.45~17.5</li><li>B:17.5~30.1</li><li>C:30.1~43.3</li><li>D:43.3~56.7</li></ul><p>答 案:D</p><p>解 析:知识点: 心理测验技能 /EPQ 中间型:T43.3—56.7;倾向型:T38.5—43.3或56.7—61.5;典型型T38.5以下或者61.5以上</p><p>4、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在( )中,受测者的反应速度就 不很重要。</p><ul><li>A:智力测验</li><li>B:速度测验</li><li>C:人格测验</li><li>D:难度测验</li></ul><p>答 案:C</p><p>解 析:时限是测验标准化的一项内容。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人格测验中被试者的反应速度就不很重要。但在最高作为测验中,速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p><p>5、下列最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的信息整合模式是()</p><ul><li>A:平均模式</li><li>B:加权平均模式</li><li>C:加法模式</li><li>D:中心品质模式</li></ul><p>答 案:D</p><p>6、假如你去应聘,你的理想职位是企划工作,你中意的那家公司决定跟你签约。然而出现在招聘现场的另外一家公司认为,你更适合做销售,希望和你签约,而且收入会更高。这时,你会()</p><ul><li>A:与做企划的公司签约</li><li>B:暂时先不签,考虑一两天再做决定</li><li>C:与做销售的公司签约</li><li>D:找企划公司谈谈,希望提高待遇</li></ul><p>答 案:A</p><p>7、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p><ul><li>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li><li>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li><li>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li><li>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li></ul><p>答 案:D</p><p>8、关于职业化管理,正确的说法是(  )。</p><ul><li>A: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主要靠直觉和灵活应变来从事职业活动的管理方式</li><li>B: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以绩效结果为导向而不再强调过程管理的管理方式</li><li>C:职业化管理要求员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li><li>D:职业化管理十分注重人性化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强调僵硬标准的管理</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p><ul><li>A:灾难症候群</li><li>B:兴奋性行为</li><li>C:破坏性行为</li><li>D:创伤后应激障碍</li></ul><p>答 案:AD</p><p>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p><p>2、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评分者信度</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p><p>4、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包括()。</p><ul><li>A:焦虑体验</li><li>B:固着</li><li>C:强烈刺激</li><li>D:内化</li></ul><p>答 案:AB</p><p>解 析: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个体在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弗洛伊德认为心理产生异常的原因包括:一是焦虑体验,即恐惧和担忧的感受;二是固着,即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个体获得或多或者过少的满足都会影响其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三是压抑,即将本我的强烈冲动被排除出意识领域,使它们的外显表现被控制。</p><p>5、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p><ul><li>A:受教育程度高</li><li>B:人格正常</li><li>C:信任度高</li><li>D:智力正常</li></ul><p>答 案:BCD</p><p>解 析:适宜接受心理咨询的求助者应具备的条件:动机正确;人格正常;信任度高;行动自觉;匹配性好;智力正常;年龄适宜;内容合适。 </p><p>6、G奥尔波特认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存在的影响,他人存在形式包括</p><ul><li>A:虚拟的存在</li><li>B:现实的存在</li><li>C:想象的存在</li><li>D:隐含的存在</li></ul><p>答 案:BCD</p><p>7、对于健康心理活动的描述正确的包括:</p><ul><li>A: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li><li>B:它涵盖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心理活动</li><li>C:它是围绕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li><li>D:它在某一时间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li></ul><p>答 案:ABCD</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