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4月22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帝国主义瓜分非洲过程中,没有被列强征服的国家是()。 </p><ul><li>A:埃塞俄比亚、几内亚</li><li>B:刚果、埃塞俄比亚 </li><li>C:埃塞俄比亚</li><li>D:阿尔及利亚、喀麦隆</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理解和认识。1870年之后,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对殖民地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殖民地被看做母国的财产,未被完全占领的、无防御的非洲大陆变成了帝国主义者渴望争夺的中心。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整个非洲大陆被欧洲列强所瓜分。在此过程中,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孟尼利克二世皇帝发表“告人民书”,号召人民奋起抗击意大利的入侵,保卫国家独立。经过全国各阶层人民的艰苦奋战,终于迫使意大利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并交付大量赔款。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选项中涉及的其他几个国家:几内亚为葡萄牙殖民地,刚果为比利时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为法国殖民地,喀麦隆为法国殖民地,均不是独立国家。</p><p>2、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进行时首先发生在哪个行业()</p><ul><li>A:纺织业</li><li>B:冶金业</li><li>C:采矿业</li><li>D:交通行业</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行业。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最发达的棉纺织业。</p><p>3、对市场依赖性最大的工业部门是()。</p><ul><li>A:钢铁工业</li><li>B:食品工业</li><li>C:电力工业</li><li>D:纺织工业</li></ul><p>答 案:B</p><p>解 析:该题主要考查所列四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及判断能力。其中对市场依赖性最大的是食品工业。其主要原因是工厂距市场近利于食品保鲜不霉变。故B选项为正确答案。</p><p>4、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合并,从工业布局因素考虑,主要是()。
</p><ul><li>A:原料供给方便</li><li>B:环境条件制约</li><li>C:争夺市场份额</li><li>D:垄断资本发展</li></ul><p>答 案:C</p><p>解 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理性认识及分析判断能力。当前,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空前紧密,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利用其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先进技术、完善的设施、健全的法制等优势,主导世界金融市场,抢占世界贸易的最大份额,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为C。
</p><p>5、美国内战前,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p><ul><li>A:北方经济的发展</li><li>B:关税问题</li><li>C:原料问题</li><li>D:奴隶制的存废问题</li></ul><p>答 案:D</p><p>解 析:本题考查美国内战爆发前,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因为南方奴隶制度的存在,使得北方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自由劳动力、原料、市场等诸多因素的阻碍。因此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南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这也是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事例,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p><p>答 案:主要事例有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和组成北约等。丘吉尔的演说公开主张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援助希腊、土耳其为由,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借援助西欧经济复兴之名,以经济援助为手段,稳定西欧,控制西欧;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组成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苏联进行冷战。</p><p>解 析:本题以叙述史实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都有哪些事例,然后对这些事例的主要内容加以概述即可。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进行思考,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和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进行遏制和在全球进行扩张的政治宣言;“马歇尔计划”是这一宣言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而组建北约则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领域的突出表现。
</p><p>2、概括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p><p>答 案:相似点:从背景看,都有经济发展与政治上不统一的矛盾,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欧洲民族统一潮流的产物,而且互有联系;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道路完成统一;都有一个中坚力量,即普鲁士王国和撒丁王国;都有一个中心人物,即俾斯麦和加富尔;都面临排除另一大政治势力的任务,在德意志是排除奥地利的势力,在意大利要摆脱奥地利的统治;统一后,都有大量封建残余保存下来。不同点:德意志统一的完成较多借助了外力和有利的条件;意大利统一中,人民革命和起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p><p>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3/27642153f7eb8dd.png" />
(1)此岛以东是()半球,以西是()半球。(2)此岛地处()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此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边界<br />(3)此岛以西隔丹麦海峡与()洲相望;附近有()洋流和()洋流经过。<br />(4)此岛()资源丰富,首都因此被称为“无烟城市”。</p><p>答 案:(1)东;西(2)亚欧;美洲;生长(3)北美;东格陵兰寒流;北大西洋暖流(4)地热</p><p>解 析:本题首先考查通过经纬网和岛屿形状定位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世界地理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半球划分、板块构造学说、洋流分布等。</p><p>4、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出现了灾难性的风暴,一天之内抛售了1600多万股。 到11月,纽约股市的各种股票损失达260多亿美元。1933年初,美国银行已有半数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 500万至1 700万人。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引发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30年,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也发生经济危机,接着,英、日等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1932年,法国经济也开始萧条。 <br />1929年至1938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 <br />——摘自《世界现代史资料》 (12分) <br />(1)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此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得摘抄原文)。 <br />(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美国是如何渡过危机的?(要答出在哪几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p><p>答 案:(1)特点:范围广,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涉及各个行业,生产危机和金融信用危机同时发生。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破坏性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2)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第二年,他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渡过经济危机。
①整顿金融:下令全国银行休业四天,情况良好的可重新开业;情况不佳的被勒令清盘。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障存款人的存款。
②调整农业。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
③调整工业。根据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案,各行业的工业企业制订全行业遵守的公平经营规章。这个法案保障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通过自选代表同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工人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水平。根据这个法案,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公共建设工程,提供人民就业机会。</p><p>5、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广播讲话 <br />材料二 <br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 <br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br /><br />(1)材料一中的“邻邦”和“小国”各指谁?张伯伦所说牺牲了“小国”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国”是否达到了目的? <br />(2)材料二中所说“姑息纳粹”、“彻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实各是什么?根据这些史实对英法对德国的政策进行简单评论。 </p><p>答 案:(1)“邻邦”是指德国,“小国”是指捷克斯洛伐克;牺牲“小国”以使英国避免战争,但并没有达到目的,英国最终卷入战争。 (2)1939年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和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成立傀儡政权。英法对德政策总想使自己远离战火,但最终害人害己;在侵略势力面前,只有团结抵抗才能制止侵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