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4月22日

聚题库
04/22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规定,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应当予以辞退。()</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3条第5项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辞退……(五)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p><p>2、公安行政复议是公安机关内部进行自我监督的法律途径。()</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公安机关解决公安行政争议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安机关内部进行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p><p>3、生猪屠宰检疫是行政许可行为。()</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年)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动物检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年)赋予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行政许可行为,是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因此生猪屠宰检疫是行政许可行为。故本题判断正确。</p><p>4、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p><p>答 案:对</p><p>5、国内安全保卫工作是我国政府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特殊使命,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的特点。</p><p>答 案:错</p><p>解 析:本题属于偷换概念。国内安全保卫工作是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侦查和防范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特殊使命,而不是政府。</p><p>6、公安工作的集中性,就是它的统一性。要求不仅在服从国家意志、进行宏观决策方面,而且在开展各项具体工作时都要高度集中。( )</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工作的集中性,就是它的统一性。要求在服从国家意志、实行宏观决策、领导与指挥等方面要高度集中。但并不要求在开展各项具体工作时都要高度集中。</p><p>7、人民警察的法律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p><p>答 案:对</p><p>解 析:法律素质,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人民警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保证公安执法活动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才符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才能使国家的法律得到准确有效的执行。</p><p>8、对精神病人应当采取约束。( )</p><p>答 案:错</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4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如果赵某在继续盘问期间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派出所在规定时间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长至()小时。</p><ul><li>A:48</li><li>B:24</li><li>C:12</li><li>D:8</li></ul><p>答 案:A</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第2款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据此,最长可以延长至48小时。</p><p>2、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活动中实现的。</p><ul><li>A:行政诉讼</li><li>B:行政调解</li><li>C:刑事侦查</li><li>D:刑事诉讼</li></ul><p>答 案:D</p><p>解 析: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通过法定的程序实现的。</p><p>3、根据案情,以下对吴某行为性质正确的判断是()。</p><ul><li>A:正当防卫</li><li>B:偶然防卫</li><li>C:相互斗殴</li><li>D:防卫挑拨</li></ul><p>答 案:D</p><p>解 析:吴某先辱骂钱某,逼的其扑打自己,这种为了侵害对方,故意引起对方对自己实施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给对方造成侵害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因其主观方面不具备防卫意图,故不属于正当防卫。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p><p>4、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的搜索、检查,称为()。</p><ul><li>A:勘验</li><li>B:检查</li><li>C:搜查</li><li>D:扣押</li></ul><p>答 案:C</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p><p>5、接到镇政府通报后,公安派出所正确的做法是()。</p><ul><li>A:强制驱离聚集在镇政府门口的农民</li><li>B:与村民代表沟通协商了解情况</li><li>C:对当场实施的犯罪行为批评教育</li><li>D:此事不属公安机关职责,不予过问</li></ul><p>答 案:B</p><p>解 析: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是其工作职责和内容,所以排除D项。A项“强制驱离”和C项“批评教育”很显然不是正确的方法。村民聚集到镇政府要求解决,作为公安机关,应当听取诉求,调查了解,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p><p>6、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造成公民死亡的,对其生前扶养的未成年人以外的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止。</p><ul><li>A:60周岁时</li><li>B:70周岁时</li><li>C:80周岁时</li><li>D:死亡时</li></ul><p>答 案: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p><p>7、最早会缝制衣服的古人类是()</p><ul><li>A:山顶洞人</li><li>B:元谋人</li><li>C:蓝田人</li><li>D:夏洛特人</li></ul><p>答 案:A</p><p>8、根据()的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p><ul><li>A:监督主体</li><li>B: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li><li>C:实施监督的时间</li><li>D: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li></ul><p>答 案:D</p><p>解 析:根据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可以对下列哪些部门及其人民警察实施监督、检查?( )</p><ul><li>A:本级公安机关</li><li>B:下级公安机关</li><li>C:派出机构</li><li>D:上级公安机关</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的监督对象包括:下级公安机关、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故答案应选ABC。</p><p>2、我国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表现在( )</p><ul><li>A:.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li><li>B:.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li><li>C:.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li><li>D:.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我国公安机关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尤其在以下几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一是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二是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三是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四是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p><p>3、老李总结了自己过去人户走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加以改进(具体的做法如下)。老李提出的改进做法恰当的有()。</p><ul><li>A: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li><li>B:轻敲门,征得走访对象同意再进人</li><li>C:顺着走访对象提出的话题进行交流</li><li>D:注意尊重走访对象的生活习惯</li></ul><p>答 案:ABD</p><p>解 析:A项做什么事都有充分的准备,放之四海而皆准;B项、D项属于尊重对方的做法,也应入选。有些考生会误选C项,主要是考虑到顺着走访对象的话题交流也是尊重对方,也有利于开展群众工作。出题人就是基于考生的思维模式才设置这个迷惑项。让我们一起回到公安基础理论来,社区民警入户走访,都具有一定目的性,如果一味顺着走访对象的话题,刚好碰到个话痨,不仅工作效率低,也很难达到走访的目的,所以C项排除。</p><p>4、警察两种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p><ul><li>A: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li><li>B: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li><li>C: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基础,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前提</li><li>D:警察的这两种职能并非处于同等地位,政治镇压职能通常置于首要地位</li></ul><p>答 案:ABD</p><p>解 析: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基础,C项表述错误。但是,警察的这两种职能并非处于同等地位,政治镇压职能通常置于首要地位,考生理解其逻辑关系为,先有稳定(政治镇压),后有发展(社会管理)。</p><p>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是()。</p><ul><li>A:保证政令统一</li><li>B:树立公安民警良好形象</li><li>C:保证民警不徇私枉法</li><li>D:发挥队伍战斗力</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包括对内对外两部分四个要点,但和民警徇私枉法没有必然的联系。</p><p>6、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p><ul><li>A:保障党的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和政策得以顺利执行</li><li>B: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li><li>C:正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工作</li><li>D:实现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的主要方面</li></ul><p>答 案:ABC</p><p>解 析:D项属于公安工作,不属于公安政治工作。</p><p>7、以下关于特邀监督员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特邀监督员有权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对地方公安机关工作和队伍建设</li><li>B:聘请特邀监督员工作是健全公安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一件大事</li><li>C: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评议,是特邀监督员的职责之一</li><li>D:特邀监督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权要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予以协助配合</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根据《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工作规定》,特邀监督员的职责有以下四项:一是对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履行职责、执法执勤和遵纪守法等情况实施监督;二是反映、转递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三是反映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四是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评议。因此C项正确。聘请特邀监督员工作是一种外部监督机制,因此B项错误。特邀监督员有下列五项职权:一是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公安机关了解公安工作及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二是可以参加公安机关召开的队伍建设的有关会议,听取情况通报;三是可以向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了解所反映和转递的检举、控告和建议、意见等事项的办理情况;四是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对地方公安机关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的视察活动;五是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有权要求有关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予以协助、配合。故A项正确、D项正确。</p><p>8、下列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p><ul><li>A:公共场所私设电网致人死亡</li><li>B: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li><li>C:在人群密集处故意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li><li>D:制造输入坏血、病毒血致使多名患者染上恶性传染病</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怎么处??</p><p>答 案:应当履行职责。</p><p>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什么?</p><p>答 案:一、警衔津贴。二、其他津贴。三、补贴。四、保险福利待遇。</p><p>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p><p>答 案: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p><p>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什么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p><p>答 案: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p><p>5、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什么?</p><p>答 案: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二、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三、保护公共财产。四、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p><p>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应该怎么处理?</p><p>答 案: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