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生物》每日一练试题04月12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sub>1</sub>,F<sub>1</sub>自交得F<sub>2</sub>,F<sub>2</sub>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sub>1</sub>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p><ul><li>A:<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a71bd5322.png' /></li><li>B:<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a721051cd.png' /></li><li>C:<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a7247a432.png' /></li><li>D:<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a728cb63f.png' /></li></ul><p>答 案:C</p><p>2、下图表示细胞中发生的水解反应。若生物大分子为蛋白质,则其单体是()<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b42d6b332.png" /></p><ul><li>A:葡萄糖</li><li>B:DNA</li><li>C:氨基酸</li><li>D:淀粉</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基因剂量补偿效应的有()(多选)。
</p><ul><li>A:雄性果蝇X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量加倍</li><li>B: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比二倍体的几乎增加一倍</li><li>C:雌性秀丽隐杆线虫每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量减半</li></ul><p>答 案:AC</p><p>2、以下属于脐带血中有功能造血干细胞的特点的是()(填字母)。
</p><ul><li>A: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分裂能力</li><li>B:细胞呼吸相关酶的含量增加</li><li>C:细胞抗自由基氧化能力增强</li><li>D:增加单位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li></ul><p>答 案:ABC</p><p>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文中信息可知A、B、C均正确,NOV发挥作用后,造血干细胞总量几乎不变,D错误。</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高盐环境下粮食作物会大量减产。为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科研人员将耐盐植物滨藜和不耐盐植物柑橘分别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计算生长率,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问题: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267ac50e25d353.png" />
(1)据图1分析,与植物A相比,植物B耐盐范围(),可推知植物B是滨藜。
(2)植物处于高盐环境中,细胞外高浓度的Na<sup>+</sup>通过图2中的通道蛋白以()的方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质中Na<sup>+</sup>浓度升高。
(3)随着外界NaCl浓度的升高,植物A逐渐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外界NaCl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中Na<sup>+</sup>和Cl<sup>-</sup>的浓度进一步升高,蛋白质逐渐变性,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因此在高盐环境中植物A生长率低。
(4)据图2分析,植物B处于高盐环境中,细胞内Ca<sup>2</sup><sup>+</sup>浓度升高,促使Na<sup>+</sup>进入();同时激活(),将Na<sup>+</sup>排出细胞,从而使细胞质中Na<sup>+</sup>的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缓解蛋白质变性。
</p><p>答 案:(1)更广(2)协助扩散 (3)大于;减弱
(4)液泡;(细胞膜上的)S蛋白
</p><p>2、永定河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以下是河水中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267ac0095670d3.png" />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判断依据是该生物没有以()为界限的细胞核。
(2)这几种生物共有的结构是()(至少写两个),这反映了细胞的()。
(3)永定河中的所有鲫鱼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永定河地区的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关联,形成统一整体,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p><p>答 案:(1)大肠杆菌;核膜 (2)细胞膜、细胞质等;统一性
(3)种群;生态系统
</p><p>解 析:(1)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的结构。大肠杆菌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是原核生物。(2)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统一性。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3)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所有鲫鱼属于种群层次;永定河地区的生物和无机环境相互关联,形成的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获得的图像。<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267ac37b9d2c40.png" />
(1)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期,该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3)图中的A细胞处于分裂期的()期;B细胞处于分裂期的()期。</p><p>答 案:(1)分生 (2)分裂间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前 中</p><p>2、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ac4ab38ef.png" />
请回答问题:
(1)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期,该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3)图中的A细胞处于分裂的()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期。</p><p>答 案:(1)分生 (2)间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前 中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学习下列材料,请回答(1)~(4)题。
基于细菌构建拟真核细胞
人工构建细胞的传统手段是将纯化后的酶、基因等加入囊泡或微滴。筛选得到的人工细胞具有基因表达、酶催化等功能,但结构较简单,且功能单一。科研人员打破传统手段,以原核细胞为基础材料构建出拟真核细胞,其构建过程分两步。
第一步:构建原细胞。将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置于空液滴中,大肠杆菌会自发地进入液滴内部,铜绿假单胞菌在液滴表面。利用酶将两种细菌裂解后,铜绿假单胞菌的质膜留在液滴表面,液滴内部有主要来自大肠杆菌和部分来自假单胞菌的蛋白质、核酸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基本的酶催化、糖酵解和基因表达功能。由此构建出一个由质膜包裹的、内含细胞质活性成分的原细胞。
第二步:构建拟真核细胞。在原细胞中加入组蛋白等大分子,在其内部得到DNA/组蛋白体,构建一个拟细胞核结构。随后在细胞质植入活的大肠杆菌,产生内源性ATP。再加入肌动蛋白单体构建拟细胞骨架的结构,大大增强了细胞的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代谢物质逐渐积累,球状原细胞在48小时后呈现如图所示的不规则形状,且保持了细胞结构的复杂性,质膜也不断修复。最终获得了一个结构和功能复杂的拟真核细胞。<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b0717e2b5.png" />
(1)从文中信息可知,原细胞的质膜来源于(),质膜可将其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从而保证了内部环境的()
(2)推测文中“在细胞质植入活的大肠杆菌,产生内源性ATP”这一过程相当于在原细胞
中植入了()(填细胞器名称),()了原细胞已有的功能。
(3)与真核细胞相比,拟真核细胞还未具有()等结构。
(4)从细胞起源和进化的角度分析,这一研究可以为()提供证据。
</p><p>答 案:(1)铜绿假单胞菌 相对稳定 (2)线粒体 增 强
(3)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答出一项 即可)
(4)真核细胞起源于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p><p>2、学习以下材料,请回答(1)~(4)题。
染色体融合与物种演化
在生物演化历程中,啮齿类动物大约经过100万年才会出现3.2~3.5次染色体融合。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人工染色体融合。他们将小鼠(2n=40)胚胎干细胞中一条4号染色体和一条5号染色体首尾相连(如图a),获得了Chr4+5的胚胎干细胞。他们还通过不同方式连接细胞中的1号染色体和2号染色体(如图b),分别获得了Chrl+2和Chr2+1的胚胎干细胞。<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b4b29d698.png" />
利用不同的胚胎干细胞最终培育出113个Chr4+5胚胎、355个Chrl+2胚胎以及365个Chr2+1胚胎,将这些胚胎分别转移到代孕鼠子宫内。其中Chr2+1胚胎寿命均不足12.5天,无法发育成小鼠,Chr1+2和Chr4+5的胚胎均能发育成小鼠。研究发现,8周龄的Chr1+2小鼠比野生型焦虑且行动迟缓,而Chr4+5小鼠的表现与野生型相似。进一步测试这些小鼠的生殖能力,只有Chr4+5小鼠和野生型交配产生了后代,但生殖成功率明显低于野生型,这反映出染色体融合对新物种的产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尽管本研究对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比较有限,但小鼠出现的异常行为和繁殖力下降等现象,表明染色体融合对动物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提示染色体融合是物种演化的驱动力。
(1)染色体是真核生物()的主要载体。
(2)小鼠的人工染色体融合是可遗传变异来源中的()变异。据文中信息判断,
Chr4+5小鼠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3)依据文中信息,染色体融合对小鼠产生的影响有()
(4)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判断染色体融合是有利变异还是有害变异,并说明理由:()</p><p>答 案:(1)基因 (2)染色体 39
(3)胚胎死亡、焦虑、行动迟缓、不能繁殖、繁殖 力下降(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4)观点与理由相符(合理即可) 参考样例:
有害,理由是个体的性状是进化形成的适应性 特征,一旦变异,通常不适应当前的环境;
有利,理由是对种群而言,染色体融合为生物进 化提供原材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个别染色 体融合方式可能使个体在新环境中获得生存和 繁殖的优势,利于种群的进化和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