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4月08日

聚题库
04/0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边城》是在贵州边境青山绿水的环境中拉开故事的序幕。  </p><p>答 案:错</p><p>解 析:《边城》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p><p>2、《念奴娇 · 赤壁怀古》是苏轼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p><p>答 案:错</p><p>解 析:《念奴娇 · 赤壁怀古》是苏轼的词作,并非散文。</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p><ul><li>A:《春江花月夜》—张若虚</li><li>B:《国殇》—屈原</li><li>C:《李凭箜篌引》—李贺</li><li>D:《燕歌行(并序)》—岑参</li></ul><p>答 案:D</p><p>解 析:《燕歌行(并序)》的作者是高适。</p><p>2、依据文意,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先进陶瓷受易碎特点所限,不能将陶瓷的特性发挥到最大限度。</li><li>B:先进陶瓷之所以具备高硬度的特点,是由于煅烧时材料中的粉末颗粒以非常密的状态结合在一起。</li><li>C:先进陶瓷的原料为人工原料,是由人工合成的化合物。</li><li>D:陶瓷在煅烧时,原本以颗粒状态独立存在的粉末颗粒间隙变大。</li></ul><p>答 案:B</p><p>解 析:由原文第一部分最后一句话可知,A项错误;由文中“人工原料指的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出特定成分的高纯度粉末,或者由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可知,C项缩小概念;由文中“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或消失”可知,D项“间隙变大”错误; B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我心悲伤,()。(《诗经·采薇》)  </p><p>答 案:莫知我哀</p><p>2、今我来思,()。(《诗经·采薇》)  </p><p>答 案:雨雪霏霏</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生命的形态是不同的,每个生命的轨迹也是不同的,这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人像太阳,散发出无穷的光芒,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有的人像月亮,借助太阳的照射,用微弱的光亮给人以希望……绽放自己的光彩,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请以“生命的意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p><p>答 案:【优秀范文】 无论日月,皆有光辉     谈到生命,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这么一段话:“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从中我们可以窥见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评定是非的他人,而在于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将生命囚禁在约定俗成的镣铐里,企图用同一个准则去束缚他人的生命。这难免有些武断,因为在我们眼中,好像只有甘于牺牲和无私奉献的人才具有成为“英雄”的资格,好像只有仕途顺利、盆钵皆满才算得上“成功”的生命。但我们应当明白,生命的精彩和复杂,是绝不能够被世俗所禁锢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轨迹和意义。这些属于生命个体的光彩,是构成这个世界的万千元素。很多时候我们怀疑自己渺小的力量究竟能否撼动大树,我们常为未竟的事业和生活中的遗憾而埋怨自己,为该如何选择前行的道路而迷茫。可木心说:“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某种意义上,这些迷惘与自我怀疑恰恰造就了我们的独一无二。    冰心说过,生命像一棵小树,它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它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它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哪怕承受巨大的压力,也不退缩,这不正是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吗?     我们的力量有强有弱,但生命的力量却无关强弱。在努力奋斗、认真生活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熠熠闪光。无论日月,皆有光辉。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怀有信心,要相信无论平凡还是伟大,都有意义,无论是微弱还是热烈,都能无悔地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p><p>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700字左右;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p><p>答 案:【优秀范文】 天道酬诚信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没有将龙的传人的那些优良传统埋没,而是历久弥新,薪火相传。古人推崇诚信者,今人厚爱诚信者,历史选择诚信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在儒家看来,行仁施义的先决条件为内心向善,所谓勤心诚意者也。内心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义之所存,诚信之所存也,读《大学》《中庸》,一字以蔽之,“诚”也,诚包罗万象,诚信是它的具体体现。    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离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赴死地亦无怨无悔。伍子胥逃离楚国,得吴王替他报仇的承诺,从此尽心辅佐,纵然之后受猜忌却仍然不改忠心。范蠡荡舟西湖之上,知晓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     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四海八荒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法四季轮回,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屈原被发行吟泽畔时,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痛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恋阙,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而名不朽。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于外与邻国交好,于内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讲诚信,为万千黎民百姓谋福祉,是以有了“贞观之治”……凡此种种,皆言诚信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诚信。    因此,传承民族的美好品质,将诚信贯穿于身心,用诚信指导我们为人处事,则人生得以绚烂,事业得以辉煌!谨记,天道酬诚信,邀诚信伴我一路前行。</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萨拉曼卡城贝壳屋满墙贝壳,在当初和现今都具有象征意义。请依据文意说说这“贝壳”的象征意义。  </p><p>答 案:当初,“满墙贝壳”寄寓着西班牙人对航海探险的渴望,他们要通过航海探险发现未知的世界并印证自己的科学推断。现今,贝壳屋作为现代化的大学图书馆的门廊,“贝壳”召唤今人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探求精神去发现和探索未知的世界。</p><p>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颔联两句展现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颈联两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 (2)本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色?</p><p>答 案:(1)展现了一幅燕子自由悠闲地飞翔,鸥鸟追逐嬉戏的江村图;表达了作者自得其乐的情趣。 (2)本诗先景后情,以乐衬哀。前六句通过描写“清江”“江村”“事事幽”“梁上燕”“水中鸥”“老妻画纸”“稚子敲针”等画面,表现了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清幽闲适的村居生活,语言优雅浑朴,不事雕琢。后两句以前六句的乐景抒发内心的悲酸愁苦之情,虽表面上是写“有旧人供禄米,还需要求取别的什么呢”的喜幸之词,但诗人内心清醒地知晓眼前的闲适生活只是暂时的,目前家人只是依人为活,明日如何尚未可知,内心的悲酸愁苦不免又多几分。</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