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每日一练试题04月0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幻觉是指虚幻的知觉。()</p><p>答 案:对</p><p>解 析: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指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人能却感到这种事物的存在。</p><p>2、醉酒的人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负刑事责任。()</p><p>答 案:错</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p><p>3、职业道德素质的出发点是敬业、诚信。()</p><p>答 案:错</p><p>解 析:职业道德素质的出发点是奉献社会。</p><p>4、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p><p>答 案:对</p><p>解 析:珊瑚礁常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海洋乃至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占据着海洋不到1%的地方,却为百万个物种提供了栖息地。珊瑚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饮用茶的历史在我国相当悠久,唐代陆羽写了一本书,较早地考察和记述了茶的起源、产地和饮用方法,这本书是()</p><ul><li>A:《茶说》</li><li>B:《茶记》</li><li>C:《茶论》</li><li>D:《茶经》</li></ul><p>答 案:D</p><p>解 析:陆羽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因此陆羽被称为“茶圣”。</p><p>2、下列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p><ul><li>A: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质量约为2kg</li><li>B: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li><li>C: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5km/h</li><li>D: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0~100℃</li></ul><p>答 案:B</p><p>解 析:A项,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是0.2kg左右,A项错误;B项,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B项正确;C项,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m/s=3×105km/s,C项错误;D项,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35~42℃,D项错误。</p><p>3、下面四个立方体纸盒中,能由给定样式的硬纸板折叠而成的是()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57e32588.png" width="126" /> </p><ul><li>A:<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59321f63.png' alt='' width='45' /></li><li>B:<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5a127de5.png' alt='' width='46' /></li><li>C:<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5b020a2c.png' alt='' width='45' /></li><li>D:<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5bd57a58.png' alt='' width='48' /></li></ul><p>答 案:D</p><p>解 析:A项,正方体上面应为面D,A项错误;B项,面B应在下面,B项错误;C项,正方体的右面应为空白面,C项错误;D项,能够由给定的硬纸板折叠而成,D项正确。</p><p>4、在西方思想史中,像卢梭那样具有重大影响和广泛争议的人物不多,他有一句很著名的遗言:“我把我的一生献给真理。”这也是他的座右铭,他的一生都在为之奋斗。他的书起初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社会影响,只是引起很多争论,如果有影响,也只限于学术界。他的思想产生社会影响是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社会契约论》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广大普通民众开始受到影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p><ul><li>A:真理总是要经历波折才能推动社会发展</li><li>B:《社会契约论》如何被百姓认可</li><li>C:卢梭如何为自己的座右铭而奋斗</li><li>D:卢梭的思想被社会接纳的过程缓慢曲折</li></ul><p>答 案:D</p><p>解 析:这段文字采用了“总—分—总”结构,主要讲述了卢梭的思想从争论到发挥影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有()</p><ul><li>A:抗诉权</li><li>B:上诉权(被害人除外)</li><li>C:参加法庭调查、辨证论权</li><li>D:申请回避权</li></ul><p>答 案:BC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一)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二)在具有法定理由时申请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审判人员或者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回避;(三)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有权申请复议一次;对于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审判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对其人身进行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四)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向证人发问并质证,辨认物证和其他证据,并根据证据发表意见,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和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勘验或者鉴定,互相辩论等;(五)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当事人只享有请求抗诉权,本身没有抗诉权。</p><p>2、在起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草案的过程中,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向制定机关说明()</p><ul><li>A:拟设定的行政许可的条件和期限</li><li>B: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li><li>C:对经济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li><li>D: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li></ul><p>答 案:BC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九条规定:“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