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3月31日

聚题库
03/31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师说》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韩愈。  </p><p>答 案:错</p><p>解 析:韩愈是唐代文学家。</p><p>2、龙应台的长篇小说《士兵突击》,是一部刻画当代中国军人成长轨迹的力作。  </p><p>答 案:错</p><p>解 析:“龙应台的长篇小说《士兵突击》”错,《士兵突击》的作者是兰晓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p><ul><li>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li><li>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li><li>C:洛阳桥历经近千年的风流考验,至今仍安然无恙,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业绩。</li><li>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报告。</li></ul><p>答 案:B</p><p>解 析:A项,主语缺失,应去掉“随着”或“使得”。C项,搭配不当,重复赘余。“风流考验”搭配不当,把“风流”改成“风雨”;“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业绩”重复赘余,删去“的伟大业绩”。D项,“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与“报告”搭配不当,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p><p>2、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p><ul><li>A:现代神经科学使得从脑区、神经元等不同角度观测脑组织的活动,获取相关数据。</li><li>B:市民健身意识持续增强,健身方式丰富多样,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li><li>C: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li><li>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永葆活力。</li></ul><p>答 案:A</p><p>解 析:删去“使得”。</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雨巷》的作者是()笔名梦鸥,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  </p><p>答 案:戴望舒</p><p>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  </p><p>答 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经常在一起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贝壳,小女孩拥有很多雨花石。小男孩想用所有的贝壳与小女孩所有的雨花石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但是小男孩却把最大最好看的贝壳藏了起来,仅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雨花石都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雨花石。 人际交往对于个体的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你在与人交往中有怎样的困惑与收获?你对人际交往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p><p>答 案:【优秀范文】 别拿信任当儿戏    为什么小女孩拿“所有的雨花石”和小男孩交换后,会如此坦然?为什么小女孩交换后,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因为在交换的过程中,小男孩没有信守承诺,他把最大最好看的贝壳藏了起来,并且以己度人,认为小女孩也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雨花石。    人是群居动物,脱离不了社会,避免不了交往,而交往的基础,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信任,是能把人和人牢牢系在一起的“麻绳”。而在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信任”逐渐淡薄。把信任当儿戏,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些年来社会上对“扶不扶倒地老人”问题的争论。自从第一起“扶老人被讹诈”事件发生后,各地“扶老人反被讹诈”“老人摔倒无人扶”的新闻就不绝于报端,甚至一度登上了多家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这让我们不禁深思:    这个社会怎么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去哪儿了?尊老孝亲自古以来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家孝顺父母,出门遇到老年人摔倒便帮着扶起,这本是天经地义且应该人人争着去做的事情。而在当下,扶老人要提前买好所谓的“扶老人险”,要提前用手机拍照证明,这是多么可悲啊!把信任当儿戏,我们的老人不再慈祥、可爱,我们的年轻人不再善良、纯粹。    我们每个人都能讲出信任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却很难真心地说出“我相信你”。信任与道德、人际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任的缺失必然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冷漠、道德的缺失甚至人性的缺失。当大喊着“狼来了”的放羊小孩独自面对狼群时,他才意识到众人的信任是多么宝贵。若没有信任,人人都会对他人筑起高高的城墙,那么由人组成的社会早晚要分崩离析。把信任当儿戏,你我都将成为孤岛,一个浪花就足以将你我淹没。    别拿信任当儿戏,我们要以藏起贝壳的小男孩为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美好赠予人生旅途上的伙伴;只有这样,人际交往才能长久、牢固,并且带给人温暖的力量。</p><p>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女排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以十一连胜夺冠,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女排精神再次受到追捧。主教练郎平曾说:“我当主教练对自己的要求是,首先要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女排精神就是团队精神、大家永不放弃的精神。”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p><p>答 案:【优秀范文】 传承女排精神,奏响时代强音    当今社会,很多人认为女排精神已经过时了。但是,也有人说女排精神是团队精神,女排精神是永不放弃、永不过时的精神。我认为,中国青年更应传承女排精神,奏响时代强音。    女排精神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态度,彰显民族昂扬的锐气。    中国女排从起步到巅峰,从巅峰到低谷,从低谷到崛起,从崛起再到巅峰,这些从未阻止女排姑娘们奋斗的脚步,她们在千万次困难中超越自我,奋力拼搏,靠的是不甘落后的自强之心。“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自强不息的态度为女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女排在2015年世界杯、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9年世界杯三度夺魁,奏响了时代强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没有沉湎享乐的奥林匹斯众神,只有遍尝百草的神农和衔石填海的精卫;没有避难的方舟,只有三过家门而不入,执着治水的大禹。正因这自强奋进的态度,才有了女排精神的一次次辉煌,才有了民族昂扬的锐气。    女排精神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彰显民族不屈的骨气。     从黄沙遮天到林海浩荡,从荒原白草到鸟语花香,三代人55年的奋斗,为“塞罕坝”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脚冻裂,他们坚持选苗;呼气成冰,他们不曾退缩。“玉非精琢难成器,铁经百炼而成钢”,正是艰苦卓绝的环境,成就了百万亩的浩瀚林场,彰显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坚定信念,“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无畏品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今物质条件优越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的骨头可还坚挺,鲜血可还沸腾?纵使外界环境沧海桑田,激流险滩依然不可避免,我们骨子里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能改变,也不应改变。    女排精神是一种爱国担当的品格,彰显民族永恒的底气。    从目不交睫的救灾战士到捐款捐物的后方民众,从执政为民的公仆到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满腔赤诚,在中华大地上构筑起了最坚实的长城。心中充溢大爱,面对挑战便有“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奋进姿态,面对同胞更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腻温柔。中华儿女的爱国担当,是各条战线上锐气与骨气的后盾,也是我们奋勇前行的动力之源。正所谓“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只要爱国之心坚定赤诚,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我们都不会因心无所系而空虚,不会因时代纷扰而迷茫,而是拥有披荆斩棘的强大力量。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传承女排精神”不能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应成为你我扎实具体的行动。像汪勇四处奔走为医务工作者保障后勤,像黄文秀毅然回归大山造福百姓,生活环境虽不相同,身份能力各有差异,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爱国担当的精神力量却别无二致。“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我们也应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女排精神,奏响时代强音、成为不负时代期许的优秀青年。当锐气、骨气与底气交融,中华民族的女排精神必将充塞天地之间,女排精神之声必将响彻苍穹。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作者描述这个故事时运用了语言、动作、肖像描写等多种方法,使得人物形象生动典型。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1)伍六一盯着那张汗水淋漓的虚脱的脸,忽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了!你想拖着我跑到头,你自己装蛋趴窝是不是?”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 (2)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步挣扎。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  </p><p>答 案:(1)语言;肖像(2)动作;神态</p><p>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环境描写的特点是什么?  </p><p>答 案: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用景色的寂静来烘托听众尚沉浸在音乐声中,以凸显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