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3月30日

聚题库
03/30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不求甚解》的作者是夏衍,这是一篇驳论文。  </p><p>答 案:错</p><p>解 析:《不求甚解》的作者是马南邮。</p><p>2、在议论文中,论点是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起着核心和统帅的作用。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面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出自《送东阳马生序》,“加冠”指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li><li>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出自《沁园春·雪》,“风骚”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li><li>C: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li><li>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是七夕节情人约会的情景。</li></ul><p>答 案:D</p><p>解 析:该诗句描写的是元宵节情人约会的情景。</p><p>2、下列选项中,能准确概括父亲品质特征的一项是  </p><ul><li>A:勤劳、朴实、坚韧、正直</li><li>B:善良、朴实、精明、固执</li><li>C:勤劳、正直、灵活、坚韧</li><li>D:善良、坚韧、灵活、精明</li></ul><p>答 案:A</p><p>解 析:从文中父亲卖玉米时不愿意像别人那样搅石子儿可知,父亲并不精明;从文中父亲固守节令以及用上千年来农民流传下来的独特姿势望天可知,父亲并不灵活。故排除B、C、D三项。</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最后的常青藤叶》的作者是美国作家()。  </p><p>答 案:欧·亨利</p><p>2、古之圣人(),()。(韩愈《师说》)  </p><p>答 案: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下面一则征稿启事中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9/0766dbff67a9c8c.png" /></p><p>答 案:(1)去掉称呼“爱好文学的同学们:”日期与“《晨钟》编辑部”的位置调换(2)去掉正文中的“左右”一词在正文最后应补上“稿件投往何处”的相关内容  </p><p>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p><p>答 案:【优秀范文】 树立广袤视野,厚植家国情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各位对管鲍之交的佳话一定不陌生,鲍叔大度让贤,齐桓公不计前嫌,管仲倾力付出,这共同成就了齐国的霸王之业,而鲍叔之举令我最为动容。他知贤、荐贤、让贤,把齐国百姓的利益置于个人荣辱恩怨之上,用斑白的两鬓点亮了友人的事业和齐国的辉煌。    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恩怨之上,背后蕴藏的是鲍叔的家国情怀。所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对管仲的治国能力有清晰的认识,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鲍叔则在背后鼎力相助。表面上看,鲍叔确实失去了万人之上的地位,失去了名震天下的机会,但正是他的谦让使齐国称霸,制止了诸侯间的战火,安抚了担惊受怕的百姓。如果没有鲍叔之让,便没有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只会是一地野蛮狼藉。公而忘私的家国情怀使鲍叔世世代代被称颂。    鲍叔的家国情怀绵延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五千年悠悠岁月里,我们见证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执着,领略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豪迈,品味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沉痛悲愤,感受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千古遗憾……在无数先贤的心中,个人之生死已然轻如鸿毛,国家、天下之安危却重如泰山,这里跳动着的是一颗颗魂系家国的拳拳赤子心。    时代在变迁,但这份家国情怀却从未改变。“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负伤前一直坚守在中越边境的扫雷一线,雷弹密布的边境山区是他每天都要打交道的“魔鬼地带”。负伤之后,他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让遭受重创的身体快速恢复到最佳状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身为护士的妹妹杜富佳两次提交援鄂请战书,奔赴武汉抗疫;二弟杜富民作为医生坚守在家乡医院的抗疫一线;三弟杜富强是一名边防军人,春节刚过就和战友一起踏上千里巡边路。杜家四兄妹虽身在不同的坐标,但心中有着同一个信念,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有为青年的家国情怀。这样的例子在当今中国数不胜数,有的人驻守边疆,用男儿的一腔热血守护这片大好山河;有的人在建设一线,用坚强之躯扛起了祖国的日新月异;还有的人兢兢业业,默默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目标,有着多彩的生活,鲍叔的家国情怀应始终陪伴你我。通过这次读书会,我想我们都应该明白,将你我之小我融入祖国之大我、人民之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树立广衰视野,厚植家国情怀,方能更好地实现你我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谢谢大家!</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文章结尾段,作者把红柳称作“原住民”,这个称呼有什么深意?  </p><p>答 案:含蓄表达了对人们破坏红柳林、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批判,呼唤人们珍惜、热爱自然,树立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p><p>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山雨 [清]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sup>【注】</sup>。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离披:散乱的样子。 (1)诗中的“山雨”有什么特点? (2)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两联中诗人的心情。</p><p>答 案:(1)来得突然,雨大势猛。 (2)颈联中一个“任”字表现出诗人在雨中的从容与泰然,一个“也”字,写诗人从物我同情中得到几分慰藉。尾联是这首写景诗推出的新境界,雨后的万瀑映日是一种奇观,景色壮丽,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