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3月28日

聚题库
03/2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在我国,古塔的建筑一般为砖木结构,其结构稳定性不是由建造塔所用材料决定的。()  </p><p>答 案:对</p><p>解 析:材料属于影响强度的因素。</p><p>2、《梦溪笔谈》是北宋中期的政治家和科学家沈括所著,这是中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座标”。</p><p>答 案:对</p><p>解 析:《梦溪笔谈》是北宋中期的政治家和科学家沈括所著,这是中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座标”。</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草木是无情的,人不是草木。所以人不是无情的。下列与题干所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是()</p><ul><li>A:地球是个星球,地球上有人,月球是个星球,所以月球上也有人</li><li>B: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只鸟是黑色的,所以这只鸟不是天鹅</li><li>C:鸟都是有羽毛的,拔光了羽毛的鸟是鸟,所以拔光了羽毛的鸟是有羽毛的</li><li>D:所有鄙视知识的人都是无知之辈,他从不鄙视知识,所以他不是无知之辈</li></ul><p>答 案:D</p><p>解 析:题干逻辑:A是B,C不是A,则C不是B。A项逻辑:A是B,C是A,则C是B,与题干逻辑不一致,A项不符合题意;B项逻辑:A是B,C不是B,则C不是A,与题干逻辑不一致,B项不符合题意;C项逻辑:A是B,C是A,则C是B,与题干逻辑不一致,C项不符合题意;D项逻辑与题干逻辑一致,D项符合题意。</p><p>2、以下哪种人格类型的人不容易有挫折感?()</p><ul><li>A:偏颇</li><li>B:急躁</li><li>C:乐观</li><li>D:心胸狭窄</li></ul><p>答 案:C</p><p>解 析: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人际沟通受到阻滞,致使成就感、安全感荡然无存,挫折感便油然而生,因此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心灰意冷,悲观忧郁,甚至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根据题意,心胸狭窄、急躁、偏颇的人格类型均容易引起挫折感。</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选项与屈原有关的是()</p><ul><li>A:端午节</li><li>B:《离骚》</li><li>C:楚国人</li><li>D:我国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著有《离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被认为我国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以楚辞的形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新篇章,展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注: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是屈原,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屈原。《离骚》《涉江》《哀郢》《国殇》《渔父》《卜居》等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重大元素。《九歌》等都是浪漫主义。中国第一个现实与浪漫主义诗人是屈原是没有错误的。很多人认为屈原只是浪漫主义诗人的认知是错误的。其实屈原的很多诗作是现实主义。只是以浪漫主义手法呈现。《离骚》的香草美人的美政思想,其实就是针对楚国的现实而提出的理想。</p><p>2、下列选项中,属于四大边塞诗人的是()。</p><ul><li>A:王昌龄</li><li>B:柳宗元</li><li>C:高适</li><li>D:王之涣</li></ul><p>答 案:ACD</p><p>解 析:四大边塞诗人是指: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请完成搬前腿转。  </p><p>答 案:评分标准 A、考生可完成其中3-5项,动作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好 B、考生可完成其中1-3项,动作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好 C、考生可完成其中1-3项,动作准确性稍差,力度、高度、速度稍差 D、考生可完成其中几项,但动作不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差  </p><p>2、一、题目:“素描” 二、形式:默写 三、模拟写生内容:深色酒罐1个、白瓷盘子1个、盛着半杯水的透明高脚杯一个,梨子2个,苹果2个半、山楂4个、叉子1把。 四、考试要求: 1.根据描述的内容,自行组合构图,自定色调,完成一幅画面 2.试卷内容必须符合试题要求,不得增加、减少或者改变 3.工具:素描铅笔、橡皮。  </p><p>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p><p>答 案:错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p><p>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是什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p><p>答 案:(1)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2)长远目标,即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