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每日一练试题03月21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p><p>答 案:错</p><p>解 析:错误。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p><p>2、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p><p>答 案:错</p><p>解 析: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的为()</p><ul><li>A:统计分析</li><li>B:社会规范</li><li>C:主管感受</li><li>D:人际关系协调</li></ul><p>答 案:D</p><p>解 析:综合国外研究,健康心理应具备下列六个现实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p><p>2、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p><ul><li>A:认知活动</li><li>B:情绪反应</li><li>C:价值观念</li><li>D:心理倾向</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技能就是习惯。</p><p>答 案:错误。技能是有意学习得来的,习惯是自然习得的;技能形成与情景和任务相关,习惯只和情景联系;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无好坏之别,而习惯无高低之分,有好坏之别。</p><p>2、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p><p>答 案:错,该观点属于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它虽然看到教育中的模仿因素,但却没有看到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把人的意识行为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要把握教育的三种起源观及其主要观点。</p><p>解 析:考题经常涉及这部分内容。</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希腊人创造了分科形式的“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学、()。</p><p>答 案:音乐</p><p>2、()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p><p>答 案: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试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p><p>答 案: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的,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教育和引导学生。(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在进行说理教育时,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p><p>2、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p><p>答 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br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br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br />(5)运用多重信息的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br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