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物理
>精选习题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3月20日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3月2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p><p>答 案:对</p><p>2、《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原因。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果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加重老年人病情、伤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②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③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年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④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年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⑤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⑥如果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年人伤残或死亡</p><ul><li>A:②④①③⑥⑤</li><li>B:③⑤⑥①④②</li><li>C:④③⑤⑥②①</li><li>D:⑤⑥①④③②</li></ul><p>答 案:D</p><p>解 析:⑤点出了每年至少发生1次跌倒的老年人人数之多,与前文“已达1.5亿”连接紧密;⑤也是后文对老年人跌倒问题展开详细阐述的依据,故⑤排在首位。⑥指出了“可能”导致老年人跌倒后伤残或死亡的具体原因,是对⑤引出跌倒问题后的进一步说明,故⑥在⑤后;而①中“也可能”则表明与⑥中的“可能”为并列关系,故①在⑥后;②中“二者”指③④中的两个问题,故②在③④后;③中“则是”是④中“是”的递进,故④在③前。</p><p>2、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的餐饮行业()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②坚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坚持有()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技术服务空白,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p><ul><li>A:禁止;鉴别;填补</li><li>B:禁止;鉴赏;弥补</li><li>C:制止;鉴赏;填补</li><li>D:制止;鉴别;弥补</li></ul><p>答 案:A</p><p>解 析:“禁止”指不许可,不允许,态度强硬;“制止”是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不如“禁止”语气强硬。①句语境是国家层面发出禁令,应用“禁止”。“鉴别”指辨别事物真伪好坏;“鉴赏”指鉴定和欣赏,多指艺术品和文物等。②句语境指对传统文化应有所辨别,有所扬弃,应用“鉴别”。“填补”和“弥补”都有补足空缺和缺陷之意,“填补”常与“空白”“亏空”等搭配,“弥补”常与“缺陷”“弱点”“损失”等搭配。③句语境指农业技术服务空白得到了补足,应用“填补”。</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p><p>答 案: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p><p>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p><p>答 案: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期中考试结束了,请结合本次语文考试的实际情况,撰写一则个人学习的总结。
</p><p>答 案:<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9/0766dc009f840a0.png" /></p><p>2、下面这则请假条,画线部分内容或格式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9/0766dbfaaf01bd9.png" /></p><p>答 案:请假的起止时间应写清楚。</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本文结尾写如今故乡的情况有何作用?
</p><p>答 案:内容上:如今的故乡和从前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那里再没有昔日的炊烟袅袅,也没有母亲的呼唤,突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首尾呼应。</p><p>2、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理解
</p><p>答 案:①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并影响着“我”;②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