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3月18日

聚题库
03/18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p><ul><li>A:睚眦必报、耳濡目染、恪守不渝、鸣金收兵</li><li>B:目不暇接、残羹冷炙、芳草萋萋、休戚相关</li><li>C:不堪之论、姹紫焉红、亲密无间、礼尚往来</li><li>D:毁誉参半、诲人不倦、疾风劲草、危如累卵</li></ul><p>答 案:C</p><p>2、下边加点字的读音都错的一项是()。  </p><ul><li>A:<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266ac9b2729fff.png' /></li><li>B:<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266ac9b2b35e9e.png' /></li><li>C:<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266ac9b2f54149.png' /></li><li>D:<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266ac9b3313b55.png' /></li></ul><p>答 案:C</p><p>解 析:濒:<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266ac9b363a164.png" />,械:<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266ac9b3ab2ff6.png" />,谥:<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266ac9b50084a3.png" />,狩<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266ac9b532aed1.png" /></p><p>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宜阳必拔也拔:攻克</li><li>B:临山而救之临:面临</li><li>C:则削迹于秦削迹:革除官职</li><li>D:不如背秦援宜阳背:背弃</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第2自然段用柏拉图和匹夫匹妇两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不超过24字)  </p><p>答 案:对于文人,最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或:文人要成为文人,就需要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或: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是作者特有的本领。</p><p>2、“山中精灵”贯穿文章始终,它对表现文章主旨起了什么作用?</p><p>答 案:①“山中精灵”的出现,给“我”走出山谷增添了精神障碍。②“山中精灵”反衬了“我”的坚定和勇敢。  </p><p>3、翻译文中括号的句子。  </p><p>答 案:您服侍过三个君主,君主的心志是不一样的,而您全都顺从他们,仁人难道有许多忠心吗?</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br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br />要求: <br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br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br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3、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br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br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p><p>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