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3月15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弟子规》。 </p><p>答 案:错</p><p>解 析: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都是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开始。然后是《六言杂字》,《增广贤文》,《教儿经》,《童蒙须知韵语》,《名贤集》,《弟子规》,《小儿语》,《神童诗》,《四言杂字》,《劝报亲恩篇》,《四季雨晴星歌》,《朱子治家格言》,《二十四孝》。</p><p>2、曹刿论战出自《战国论》()
</p><p>答 案:错</p><p>解 析:《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p><ul><li>A:锭(diàn)壳 巷(hàng)道 螳臂当(dǎng)车 少不更(gēng)事</li><li>B:狩(shǒu)猎 颓圮(pǐ) 强(qiǎng)词夺理 翻箱倒箧(qiè)</li><li>C:俨(yán)然 龃龉(yǔ) 请君入瓮(wèng) 繁文缛(rù)节</li><li>D:漪(yī)澜 赍(jī)赏 各奔(bèn)前程 一塌(tā)糊涂</li></ul><p>答 案:D</p><p>解 析:A项,“锭”应读“dìng”,“当”应读“dāng”;B项,“狩”应读“shòu”;C项,“俨”应读“yǎn”</p><p>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p><ul><li>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li><li>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li><li>C: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li><li>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li></ul><p>答 案:D</p><p>解 析:A项冒号改为逗号。B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中的“十七、八岁”错误,因为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时,中间不能加顿号,应为“十七八岁”。</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唐代诗歌及诗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li><li>B:王维和孟浩然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li><li>C:杜甫的诗因为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li><li>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句</li></ul><p>答 案:ACD</p><p>解 析:王维和诗人孟浩然是唐代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并称王孟。B错误,ACD正确。</p><p>2、下列句子中【】的礼貌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有()
</p><ul><li>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li><li>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li><li>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li><li>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啬【赐教】。</li></ul><p>答 案:ABC</p><p>解 析:A有误,“惠存"是敬辞,请别人保存自己的相片、书籍等相关东西。这里指自己保持,所以错误。B有误,“斧正"敬辞,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这里指自己修改文章,所以错误。C有误,“垂询"敬辞,指别人对自己问候。这里指问别人,所以错误。D正确。故选:AB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的意思。(1)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br />寂苦:()<br />(2)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br />愧杀:()</p><p>答 案:(1)寂苦:寂寞苦闷。(2)愧杀:惭愧。</p><p>2、第②段中括号中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p><p>答 案:第②段括号中的句子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关中和四川的沟通势在必然。</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br />君何以知之()</p><p>答 案:宾语前置</p><p>2、无边落木萧萧下,()。</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