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交通运输类》每日一练试题03月1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p><p>答 案:错</p><p>解 析:这个是不对的,重心,是在重力场中,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所有各组成支点的重力的合力都通过的那一点,没有说一定在物体上。比方一个空心的圆形物体,重心就在圆心,不在物体上。</p><p>2、舞台上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p><p>答 案:对</p><p>解 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舞台上经常用它制造云雾。</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p><ul><li>A:生态环境遭到破坏</li><li>B:制约社会发展</li><li>C:加快人口老龄化</li><li>D:造成资源危机</li></ul><p>答 案:C</p><p>解 析: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增大,会导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行为,加重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增长过快,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加大了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造成严重的资源危机;人口老龄化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于缓慢造成的。</p><p>2、尿素是一种()</p><ul><li>A:氮肥</li><li>B:磷肥</li><li>C:钾肥</li><li>D:复合肥</li></ul><p>答 案:A</p><p>解 析:根据尿素的化学式CO(NH2)2,尿素中含有的是氮元素,属于氮肥。</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li><li>B: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li><li>C:把很多小的单晶体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非晶体</li><li>D: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li><li>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li></ul><p>答 案:ADE</p><p>解 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成为可入肺颗粒物。非晶体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或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p><p>2、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版隔开,当抽去玻离板后所发生的现象,(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7/1964b73c545cc63.png" />
</p><ul><li>A:当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上面瓶中的气体也变成了淡红棕色</li><li>B:二氧化氮由于密度较大,不会跑到上面的瓶中,所以上面瓶不会出现淡红棕色</li><li>C:上面的空气由于重力作用会到下面的瓶中,于是将下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排出了一小部分,所以会发现上面瓶中的瓶口处显淡红棕色,但在瓶底处不会出现淡红棕色</li><li>D:由于气体分子在运动着,所以上面的空气会运到下面的瓶中,下面的二氧化氮也会自发地云动到上面的瓶中,所以最后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li></ul><p>答 案:AD</p><p>解 析:抽去玻璃板后,空气与二氧化氮两种气体相互接触,发生扩散现象,过一段时间后,空气、二氧化氮气体会均匀分布在上下两广口瓶中,颜色均匀一致,都呈淡红棕色</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党的十八大以来,“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有所改观,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还存在明显浪费现象,如企事业机关、学校食堂,宴席的酒桌上,依然留下无数“未光之盘”。对此,你怎么看?</p><p>答 案:①树立正确的就餐意识,不和他人攀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②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③做光盘行动的宣传员,积极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光盘<br />行动。(言之有理即可)</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够呈现()。
</p><p>答 案:倒立放大的实像</p><p>解 析: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呈缩小的像,可推出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然后蜡烛与光屏调换后,此时物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p><p>2、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通过()改变物体内能;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通过()改变物体内能。
</p><p>答 案:热传递,做功</p><p>解 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p>